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GBT-绝热材料 建筑用气凝胶毯 规范编制说明.pdf

GBT-绝热材料 建筑用气凝胶毯 规范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标准

《绝热材料建筑用气凝胶毯规范》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25年3月

国家标准《绝热材料建筑用气凝胶毯规范》编制说明

一、概述

采用一定的干燥方法,将凝胶中的液体被气体所取代,同时凝胶的网络结构基本保留不

变,这样所得的材料被称为气凝胶。气凝胶是一种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新型材料,拥有极高

孔隙率、极低的密度、高比表面积。

气凝胶成分不同,其中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绝热性能最为引人注目,技术也最为成熟,国

内外气凝胶的产业化发展大多围绕二氧化硅气凝胶绝热应用展开,本标准的制定也主要针对

二氧化硅基气凝胶。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防热隔热性能非常优秀的轻质纳米多孔非晶固体

材料,其孔隙率高达80-99.8%,孔洞的典型尺寸为1-100nm,比表面积为200-1000㎡/g,

而密度可低达3kg/m³,室温导热系数可低达0.012W/(m·k)。

热量的传递有三种途径:热传导、辐射和对流。气凝胶对这三种热传递均有很好的隔绝

作用。气凝胶密度非常低,由于其独特的网络结构,使热传导的“路径”被无限拉伸及延长,

热传导趋近于零;对于辐射换热,气凝胶的网络状结构很好的阻隔了辐射导热,通过遮光剂

的添加,在高温状态下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于对流传热,气凝胶的网络结构将空气分隔

为无数小孔隙,这些孔隙的直径为1-100nm,而空气的自由程约70nm,所以这些空隙极大

地限制了空气的对流,甚至在某些程度上可以约束空气分子的自由碰撞,所以气凝胶突破了

传统绝热材料的限制,其导热系数可以比静止空气(0.023W/(m·k))更低。

但纯气凝胶自身强度不高、较脆易碎,不便于大规模生产,不适用于工业、建筑保温。

而通过在溶胶凝胶过程中使用纤维类增强材料而制成的气凝胶毯,其力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提

升,完全可以满足生产、使用的要求,且其导热系数虽然比纯气凝胶有所增加但非常有限,

仍然是性能极佳的绝热材料,其室温导热系数可低至0.014W/(m·k),一般大批量生产的

产品室温导热系数也在0.018~0.023W/(m·k)。

目前我国已有一项气凝胶国家标准:GB/T34336-2017《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

该标准于2017.10.14发布,是我国首个气凝胶产品标准。GB/T34336-2017《纳米孔气凝胶

复合绝热制品》发布后,规范了市场,为市场了提供验收依据,为管理部门的推广也提供了

依据。但该标准内容主要针对工业用气凝胶复合毡、板,不适用于建筑绝热。

建筑能耗占全球能源消耗的比重高达40%,合理使用绝热材料是实现建筑节能和双碳目

标、提高人民居住舒适性的重要途径。气凝胶毯有极低的导热系数,A级不燃,良好的憎水

性及耐久性,易于切割施工等优良特性,在建筑保温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目前国内外均有

施工案例,节能效果良好。

目前ISO标准组织已有一项国际标准ISO22482:2021《绝热制品—建筑用气凝胶毯—

规范》,我国专家也参与了标准的制定。该国际标准为通过采用国际标准的方式制定我国建

筑用气凝胶产品国家标准奠定了基础。

二、工作简况

鉴于以上情况,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22年将ISO22482:2021《绝热

制品—建筑用气凝胶毯—规范》进行了翻译,对技术内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修改采用的方

1

式,完成了草案编写工作。

2023年,在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提出了《绝热材料建筑用气凝胶

毯规范》国家标准计划,绝热标委会全体委员投票通过该项国家标准建议。2024年,绝热

标委会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该项国家标准建议。同年,国标委下达了国家标准制定

计划《绝热材料建筑用气凝胶毯规范》,计划号T-609,由南京玻璃纤维研究

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玻纤院)负责起草,项目周期16个月。

计划下达后,起草单位迅速组织具有丰富绝热材料相关知识与标准化经验的专家与员工

成立项目编制组,对我国建筑用气凝胶产业进行了调研,走访了国内的气凝胶生产企业,对

建筑用气

文档评论(0)

睿智的P社玩家 + 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