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时代的宏观问题
真题:1.媒介时代中的新矛盾/新风口:从传播技术手段,到传播内容变化、问题矛盾凸显,对当前网络环境中最抢手的卖点、最受人关注的内容做出的思考。2.传统理论的发展与社会情况: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的变化、是否存在已是基础考法,提升式的内容着重关注与社会实际发展结合,讨论民生、聚焦现实。3.社会新现象引发的新关注:近年来感染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病毒传播疫情催生出各种新的名词,对其阐发的观点和提出的概念。
1.媒介时代中的新矛盾/新风口:从传播技术手段,到传播内容变化、问题矛盾凸显,对当前网络环境中最抢手的卖点、最受人关注的内容做出的思考。
2.传统理论的发展与社会情况: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的变化、是否存在已是基础考法,提升式的内容着重关注与社会实际发展结合,讨论民生、聚焦现实。
3.社会新现象引发的新关注:近年来感染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病毒传播疫情催生出各种新的名词,对其阐发的观点和提出的概念。
4.新媒介技术影响新闻传播业:从简单的内容生产形式、新的新闻样态,到传统媒体如何融入新技术内容,媒介对新闻从业者的影响等。
5.整个媒介时代的宏观问题:纵观整个时代的发展逻辑、媒介的演变和社会的变化
结合案例,谈谈“饭圈”和“饭圈文化”。(苏州大学21届)
从社交媒体的特点分析后真相时代的形成机制。(南京大学21届)
平台经济背景下,网络内容生产发展的新现象及其特征。(北京大学21届)
脑机接口的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北京师范大学21届)
结合实例,论述体育短视频在各个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北京体育大学21届)
新媒体环境下数字鸿沟扩大还是减小,给出理由。(上海交通大学21届)
疫情期间视频直播的特点。(上海师范大学21届)
作为新媒体机构的负责人,从新闻生产的角度面对信息疫情怎么做。(安徽大学21届)
算法新闻的困境和措施。(北京师范大学21届)
请就算法个性化推荐导致的信息茧房问题,谈谈你的观点。(北京外国语大学21届)
智能化写作时代下新闻专业从业者的价值是什么。(北京邮电大学21届)
5G/数据新闻对新闻业的影响及趋势。(华东师范大学21届)
人工智能技术对传媒业的影响。(上海大学21届)
在人工智能时代,谈谈你对人机关系的看法。(厦门大学21届)
新型主流媒体的内涵和特征。(武汉大学21届)
简述媒介化社会的四个阶段。(厦门大学21届)
网络媒介环境的发展与当前普遍特点、主导特点:一个时代的主导媒介会影响其交往关系/文明生成。
总述
从Web1.0至Web2.0时期,网络媒介从简单基于机器和机器关系的内容连接内容,到个人与个人的关系网络建立,形成以社交平台为核心的人际传播路径。与传统意义上资源大规模集中,集团化垄断的大众媒介不同,发展至2.0时期的网络传播本质是建基于丰富传播空间和话语资源之上的允许多元参与、生产主体进入,能够相互间进行平等交流、共享信息、创造文化和艺术价值的真正的公共媒介。话语即权力,米歇尔·福柯用以形容舆论主导社会定义的理论恰巧能够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一同,解释公众对传播符号的获取,是如何以大范围的民主力量试图改变既往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逻辑,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在大众媒介特征影响下所形成的威权、伪民主、传统实体经济、文化的大众化导向等既有逻辑。除此之外,持续变动的网络媒介正催生出更为复杂、高效的传播技术,由Web2.0社交媒体时代中的移动化、节点化加之各类终端的相继接入延伸而来的数据化趋势正在创造出以巨量数据为基础的智能化分析和传播方式。一个数据、智能、多重感官集合的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自我发展的Web3.0赛博空间正在诞生。
Web1.0时代特点:简单的机器与机器、内容与内容连接,复制大众媒介的特征;
Web2.0时代特点:个体与个体的交互、社交关系生成,形成网络媒介独有逻辑;
Web3.0时代特点:建立在移动、数据、智能化形式之上的媒介化社会数字体系。
从Web1.0到Web3.0,从内容社交到智能社的网络媒介的特征:
资源开放性、参与性、多元化、互动性、去中心化、类平等性、移动化、节点化、碎片化、社交化、人际化、数据化、智能化、视觉化、感官化、平台化。【层层递进、层层叠加】
资源开放性与参与性
相比于印刷、电子等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资源拥有度的高质量标准,拥有丰富传播资源的网络媒介对用户的使用要求则相对较小,平台对用户的开放度高,进一步提高用户主体的网络传播与内容生产的参与性。
互动化和多元化:
除了资源共享和内容互通,突破了时空限制的网络媒介允许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内容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以C2C的模式创造多元化的内容和主体,丰富网络生成资源。
去中心化和类平等性:
摆脱现实社会权力关系的初始网络媒体将组织关系和社会资本清零,丧失原有传播权力的去中心化逻辑在一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