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含解析.docVIP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5-

二十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表是近代中国茶叶所占世界茶叶市场比重表

时间

1860年

1880年

1905年

占比

90%

70%

29%

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A.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茶叶生产萎缩

B.是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的结果

C.经济危机使市场对茶叶需求削减

D.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扩大

【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近代中国茶叶所占世界茶叶市场比重削减,主要缘由是世界市场不断发展,华茶出口遭受印度等地茶叶竞争,故选B,解除A;1929年到1933年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解除C;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主要是工业品,与茶叶这种原料无关,解除D。

2.(2024·唐山模拟)据史料记载:“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抵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仰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亲密

D.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解析】选C。材料主要说明白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亲密,故答案为C;其余选项材料并未体现,解除。

3.1845年福州将军敬穆奏报:“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者,十室而九。”1852年香港总督府秘书亲密尔写道:“非常之九的中国人都穿着这种自织的土布……完全是农家生产的。”这反映了 ()

A.历史事实因史料杂乱而变得模糊不清

B.科学运用史料才能渐渐接近历史事实

C.原始史料能够客观精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两种原始史料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解析】选B。材料供应了两个对立的历史论述,这是因为立场不同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说明,所以我们要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如将历史事务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思索,科学运用史料才能渐渐接近历史事实,故选B;虽然立场不同导致说明不同,但终归反映了部分历史事实,如福州将军的奏报适合东南沿海城市,但不能推广到全国,香港总督的说明不适合东南沿海城市,解除A;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干脆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干脆作为历史依据的史料,对原始史料我们还要细致甄别,探讨者的立场不同、探讨的方法角度不同、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时代的局限性等都会影响历史说明,解除C;上面两则史料记载的内容完全相反,综合两种原始史料并不能确认历史事实,解除D。

4.洋务运动中,官办企业汉阳铁厂是清廷督抚的“政绩工程”,政府每年虽然投入大量资金,经营仍非常困难。甲午战后,面临无力接着投资的窘境,洋务企业大多如此。这种现象表明 ()

A.新式生产方式行不通

B.对近代化道路的新探究势在必行

C.缺乏兴办洋务的环境

D.资金缺乏阻碍洋务企业的发展

【解析】选B。洋务运动之下官办企业无法实现正常持续发展,这是洋务企业发展无法避开的痼疾,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究势在必行,故选B。

5.(2024年广东适应性测试)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时谈到,假如仅从当前须要来看,自造轮船还不如雇买,但要“求其精、求其备,而尽其所长归之中土,相衍于无穷,非许以重资不行”。左宗棠意在 ()

A.重资购买外国轮船以归中国

B.兴办民用企业弥补资金不足

C.提高本土技术谋求长远发展

D.发展远洋运输打破外国垄断

【解析】选C。左宗棠认为假如只从当前须要来看,自造轮船不如雇买。但从长远来看左宗棠还是认为要提高本土技术以谋求发展,故选C;左宗棠认为从长远来看购买外国轮船并不划算,解除A;“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之一,解除B;左宗棠主见发展军事技术,并不是发展远洋运输,解除D。

6.轮船招商局筹办之初,李鸿章定下“官督商办”的帽子。1873年唐廷枢任总会办后,一方面清除官方管理人员,另一方面还清官方投资,并声称:“嗣后商务由商任之,盈亏商认,与官无涉。”这反映了 ()

A.清政府对洋务企业的管理松弛

B.民用工业筹办受政府刻意阻挠

C.官督商办形式不利于政府获利

D.轮船招商局主动迎合时代需求

【解析】选D。依据材料“嗣后商务由商任之,盈亏商认,与官无涉”可知改革清除了官府因素,使轮船招商局完全融入市场,迎合时代需求,故选D。

7.19世纪中期,西方在中国设立新式企业时,清政府不允许华商设立类似的企业,在此状况下,华商实行的方式是“附股”于外商,参加外商在华经济活动并赚取利润。华商的这种行为 ()

A.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B.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使列强限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D.表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解析】选A。由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8****705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优质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