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细菌与真菌的比较比较特征细菌真菌细胞类型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0.5-5微米2-10微米(酵母);菌丝可达数厘米遗传物质环状DNA,无核膜包被线状DNA,有核膜包被细胞壁成分肽聚糖(革兰氏阳性或阴性)几丁质和葡聚糖繁殖方式主要通过二分裂进行无性繁殖可通过孢子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营养方式自养或异养,通过细胞膜吸收异养,通过分泌酶外部消化后吸收生态角色分解者、生产者、固氮、致病主要为分解者,也可共生或致病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参与物质循环细菌在碳、氮、硫等元素循环中扮演关键角色维持生态平衡作为分解者和生产者支持生态系统功能与生物互作形成共生、竞争或寄生关系环境塑造改变环境物理化学特性细菌在自然界中发挥着多种重要功能。作为分解者,细菌分解动植物残体和废弃物,释放养分回到生态系统。氮循环中,固氮菌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生物可利用形式;硝化细菌将氨转化为硝酸盐;反硝化细菌则将硝酸盐转回大气氮。蓝细菌作为光合自养生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细菌还参与硫、磷、铁等多种元素的转化,影响这些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可用性。许多细菌与其他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肠道菌群与动物宿主互利共生。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分解者角色真菌是自然界中主要的分解者之一,尤其在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方面具有独特能力。白腐菌和褐腐菌等能分解难降解的木质素,将木材转化为简单有机物。真菌分泌多种外切酶,使其能有效分解复杂有机物,将养分返回生态系统的循环中。森林生态系统中约60%的有机物分解归功于真菌活动。菌根共生超过90%的陆地植物与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关系。外生菌根真菌与许多森林树种如松树、橡树形成共生;丛枝菌根真菌则与大多数草本植物共生。菌根真菌扩展植物的吸收表面,帮助吸收磷、氮和水分,提高植物抗逆性,并保护根系免受病原体侵害。作为回报,真菌从植物获取碳水化合物。这种共生关系对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健康至关重要。生物防治某些真菌可用作生物防治剂控制有害生物。昆虫病原真菌如白僵菌和绿僵菌能感染并杀死多种农业害虫;而如木霉属真菌则能抑制植物病原体的生长,保护作物。相比化学农药,真菌生物防治剂通常更具特异性,对环境影响较小,且不易产生抗性。随着可持续农业的发展,真菌生物防治的应用前景广阔。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正常菌群人体各部位如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道都有特定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被称为正常菌群或微生物组。人体微生物组中细菌占主导,但也包含少量真菌和病毒。肠道微生物组最为复杂,包含超过1000种微生物,总数约为人体细胞的10倍,基因数量是人类基因组的150倍。有益作用正常菌群通过多种机制维护宿主健康。它们竞争性排除病原体,生产维生素(如K和B族维生素)和短链脂肪酸,分解不能被人体消化的食物成分,调节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某些肠道菌群可产生神经递质前体,影响肠-脑轴功能。近年研究表明,微生物组与多种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致病微生物部分微生物可引起感染性疾病。致病性分为专性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和条件致病菌(如在免疫力下降时致病的白色念珠菌)。微生物通过多种机制致病,包括产生毒素(如肉毒梭菌毒素)、侵入组织(如沙门氏菌)和触发过度免疫反应(如链球菌超抗原)。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是治疗微生物感染的主要手段,但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细菌性疾病概述常见细菌性疾病细菌可引起多种疾病,从轻微的皮肤感染到危及生命的系统性疾病。呼吸道感染如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胃肠道感染如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泌尿系统感染(大肠杆菌);性传播疾病(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皮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都是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传播途径细菌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空气传播如通过飞沫和气溶胶(结核病、肺炎);食物和水传播(霍乱、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直接接触传播(皮肤感染);性接触传播(淋病、梅毒);血液传播(布鲁氏菌病);以及媒介生物传播如蚊虫和蜱(莱姆病、鼠疫)。了解传播途径对实施有效预防措施至关重要。预防和控制预防细菌性疾病的措施包括: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食品安全措施(充分烹饪、避免交叉污染)、免疫接种(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疫苗)、安全性行为和避免污染水源。环境控制包括水处理、食品安全检测和医院感染控制。抗生素应谨慎使用,仅用于确诊的细菌感染,并完成全程治疗,以减少耐药性发展。真菌性疾病概述表浅真菌感染皮癣:由皮癣菌引起,影响皮肤、头发和指甲念珠菌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课件.ppt
- 《紫外线照射》课件.ppt
- 《紫外线辐射消毒》课件.ppt
- 《紫罗兰音乐课件》.ppt
- 《红外传感器》课件.ppt
- 《红外线及其特性》课件.ppt
- 《红外辅助的有机化学》课件.ppt
- 《红梅颂歌:课件展示》.ppt
- 《红梅颂赞》课件.ppt
- 《红烧肉的艺术》课件.ppt
- 计量规程规范 JJF 2236-2025交流电子负载校准规范.pdf
- 《JJF 2236-2025交流电子负载校准规范》.pdf
- JJF 2215-2025移动源排放颗粒物数量检测仪校准规范.pdf
- 计量规程规范 JJF 2215-2025移动源排放颗粒物数量检测仪校准规范.pdf
- 《JJF 2215-2025移动源排放颗粒物数量检测仪校准规范》.pdf
- JJF 2237-2025电容箱校准规范.pdf
- 计量规程规范 JJF 2237-2025电容箱校准规范.pdf
- 《JJF 2237-2025电容箱校准规范》.pdf
- 谈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任务举措.pptx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pptx
最近下载
- 2024-2025年度“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NB/T 42051-2015 额定电压0.6/1kV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pdf
- CTC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docx
- 国开形成性考核5103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考测试(1-3)试题及答案.pdf
- DGJ32J19-2015-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24页].doc VIP
- 医学诊断证明书格式文档模板.pdf VIP
- 2024四川雅安市天全县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拟录用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doc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道岔详解.ppt
- 49.《嵌入式系统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蔚来新能源汽车销售实习综合报告》3800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