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尊重演讲稿3分钟精选五篇 .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尊重演讲稿3分钟精选五篇

让敬老、尊老之风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用实

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

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个座,遇到老人过马路主动搀扶老人,多去

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对老人多些文明礼貌,多些宽容体贴等等.下面

给大家分享关于尊重演讲稿,方便大家学习。

尊重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尊老爱老是中华传统美德。每

一位中华儿女都应将敬老爱老的传统发扬光大。记得有人说过,童年

是一幅画,少年是一个梦,青年是一首诗,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

生,老年人是一部历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帜,憧憬未来,老

年人是一道风景。在过去的日子里,老人们为这个社会的建设呕心沥

血,任劳任怨,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我们为有这

样的老人而感到自豪。尊敬老人的学校是进步的学校,尊敬老人的学

生才是文明的学生。尊老爱老,我们责无旁贷。

在这样的日子里,你想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自

己身边的老人一份什么样的祝福呢?无论为他们做什么,我真的希望每

一位同学都能做尊敬长辈、关心长辈的好学生。

人都是要老的,老年人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老年人的今天就是

我们的明天;让我们大家从今天做起,从尊敬、关心身边的每一位老人

做起,说一句敬老话,读一本敬老书,做一件敬老事,争取做一名尊

老敬老的文明礼貌学生。最后,再次祝福我们可爱的前辈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尊重演讲稿2

尊敬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九年级一班的_,今天我们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继承传统,

尊老爱幼》。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感到自豪

和骄傲。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自古以来,

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如春风一样,感染着我们,打动我们纯

洁幼小的心灵。

我国的开国元勋——陈毅元帅,即使自己作了元帅,可还是亲自

为自己病弱的母亲洗衣洗裤,从来不要自己的下属去做,难道他不是

尊老爱幼的楷模吗?

我国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气中,不顾生命危

险,毅然跳进冰窟窿里,奋勇救出落水的朝鲜少年,从而献出了自己

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他这种无私爱幼可感动日月的精神和品质,像

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

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

古往近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

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

爱幼的优良传统。

因些,作为一个新世纪、新时代的中学生、共青团员,我们大家

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个尊老

爱幼的模范;积极、勇敢地接过先辈们尊老爱幼的接力棒,把祖祖辈辈

这一光荣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

谢谢大家,我们的演讲完毕。

尊重演讲稿3

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

幼新风”。

不少同学都知道,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

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

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

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

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

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东汉时期,民间在这一天又有登高

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

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重阳

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

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

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

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

老、助老的老人节。在这个属于

文档评论(0)

zhangyingqing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