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类型总结-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类型总结-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对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类型进行总结,分析其社会语言学特征,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对大量网络流行语的分析,本文提出网络流行语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网络热词、网络表情、网络梗、网络缩写和网络迷因。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社会语言学特征,如社会互动性、群体认同性、传播迅速性等,以及其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不仅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特征,也体现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近年来,网络流行语的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类型进行总结,分析其社会语言学特征,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第一章网络流行语概述
1.1网络流行语的定义与特征
(1)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是在网络空间中广泛传播并被大量用户使用的词汇或短语。这些词汇或短语通常具有时效性、趣味性和传播性,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例如,2019年春节期间,一句“硬核”在网络上迅速流行,成为形容某事物或行为强大有力的代名词,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
(2)网络流行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例如,“斗图”这一网络流行语主要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流行,尤其在年轻人群体中广为流传。其次,网络流行语往往具有极强的传播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全球。据统计,一些网络流行语在24小时内就能达到千万级别的搜索量。最后,网络流行语往往与网络事件、社会热点紧密相连,反映出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变迁。
(3)在表达方式上,网络流行语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口语化,许多网络流行语源自日常口语,易于理解和传播;二是形象化,通过网络表情、表情包等形式,网络流行语更加生动形象;三是幽默风趣,网络流行语常常运用夸张、讽刺等手法,使表达更具趣味性。以“杠精”为例,该词源于网络论坛中一些喜欢抬杠、无理取闹的用户,后来广泛用于形容那些在网络上喜欢找茬、无理反驳他人的人。
1.2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与发展
(1)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与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流行语开始崭露头角。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9.89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9.2%。庞大的用户群体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催生了各种独特的网络词汇。例如,在二次元文化中,出现了“二次元”、“ACG”等词汇;在电竞文化中,有“吃鸡”、“开黑”等流行语。其次,网络事件和热点话题的发酵,使得一些词汇迅速走红。如2018年,因一则“我不是药神”的电影广告,使得“我不是药神”这一词汇成为网络流行语。此外,网络语言的创新性也是网络流行语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追求个性化和趣味性,不断创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阶段,主要表现为网络热词的诞生和传播;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网络流行语逐渐形成体系,并在不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网络流行语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对人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模式产生深远影响。以“打call”为例,这一词汇最初源于日本流行文化,后来在我国的娱乐圈迅速传播,成为粉丝为偶像加油助威的常用语。如今,“打call”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表达支持、鼓励的一种方式。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历程。
1.3网络流行语的社会语言学意义
(1)网络流行语的社会语言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流行语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审美趣味都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在网络流行语中得到了体现。例如,“网红”一词的流行,不仅代表了网络红人的崛起,也反映了社会对个性化和创新性的追求。
(2)网络流行语有助于加强社会群体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在网络空间中,人们通过使用共同的流行语,建立起一种虚拟的社群关系,这种关系超越了地域、年龄和职业等现实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