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章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与设计
1.1水利水电工程勘测
一、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
(一)水准仪的使用
1.微倾水准仪的使用步骤
安置仪器和粗略整平(简称粗平)→调焦和照准→精确整平(简称精平)→读数
粗平:调整脚螺旋,圆水准气泡居中。
精平:水准管气泡成像吻合。
(二)经纬仪的使用
1.经纬仪使用步骤:对中→整平→照准→读数整平:水准管气泡居中。
2.照准的步骤:
目镜调焦→粗瞄目标→物镜调焦→准确瞄准目标
二、基础知识
(一)高程
我国自1988年1月1日起开始采用1985国家高程(黄海高程)基准作为高程起算的统一基准。
(二)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
(1/M)
大
分母≤10000
中
10000<分母≤100000
小
100000<分母≤1000000
三、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一)放样数据准备
放样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数据及使用的控制点成果,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所有数据、草图均应经两人独立计算与校核。
四、开挖工程测量
1.开挖工程测量的内容
(1)开挖区原始地形图和原始断面图测量;
(2)开挖轮廓点放样;
(3)开挖竣工地形、断面测量;
(4)工程量测算。
五、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
(一)选点与埋设
1.基点
(1)变形观测的基点,应尽量利用施工控制网中较为稳固可靠的控制点,也可建立独立的、相对的控制点,其精度应不低于四等网的标准。
(2)基点必须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稳固的基岩上。
(3)垂直位移的基点,至少要布设一组,每组不少于三个固定点。
2.测点
(1)测点应与变形体牢固结合,并选在变形幅度、变形速率大的部位,且能控制变形体的范围。
(2)滑坡测点宜设在滑动量大、滑动速度快的轴线方向和滑坡前沿区等部位。
(3)高边坡稳定监测点,宜呈断面形式布置在不同的高程面上。
(4)采用视准线监测的围堰变形点,其偏离视准线的距离不应大于20mm。垂直位移测点宜与水平位移测点合用。
(5)山体或建筑物裂缝观测点,应埋设在裂缝的两侧。
1
(二)观测方法的选择
1.滑坡、高边坡稳定监测:交会法;
2.水平位移监测:视准线法(活动觇牌法和小角度法);
3.垂直位移观测:水准观测法,也可采用满足精度要求的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
4.地基回弹观测:水准仪与悬挂钢尺相配合的观测方法。
六、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常见类型:松弛张裂、蠕变、崩塌、滑坡(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四种。
1.松弛张裂:是指由于临谷部位的岩体被冲刷侵蚀或人工开挖,使边坡岩体失去约束,应力重新调整分布,从而使岸坡岩体发生向临空面方向的回弹变形及产生近平行于边坡的拉张裂隙,一般称为边坡卸荷裂隙。
2.蠕变:是指边坡岩(土)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向临空方向发生长期缓慢的塑性变形的现象,有表层蠕动和深层蠕动两种类型。
3.崩塌:是指较陡边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于坡脚的地质现象。在坚硬岩体中发生的崩塌也称岩崩,而在土体中发生的则称土崩。
4.滑坡:是指边坡岩(土)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发生滑动破坏的现象。在边坡的破坏形式中,滑坡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
三、土质基坑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1.防止边坡失稳的措施
设置合理坡度、设置边坡护面、基坑支护、降低地下水位等。
2.基坑降排水的目的
①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②对于细砂和粉砂土层的边坡,防止流砂和管涌的发生;
③对下卧承压含水层的黏性土基坑,防止基坑底部隆起;
④保持基坑土体干燥,方便施工。
3.基坑降水途径管井井点
Ⅰ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于5.0m;
Ⅱ含水层渗透系数K宜大于1.0m/d。
1.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一、水利水电工程等别划分
水利水电工程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以及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划分为Ⅰ、Ⅱ、Ⅲ、Ⅳ、Ⅴ五等。
工程等别
工程
规模
水库总库容 (108m3)
防洪
治涝
灌溉
供水
发电
保护
人口(104人)
保护农田
面积
(104
亩)
保护区当量经济规模
(104
人)
治涝
面积
(104
亩)
灌溉面积 (104亩)
供水对象重要性
年引
水量(108m3)
装机容量 (MW)
Ⅰ
大
(1)型
≥10
≥150
≥500
≥300
≥200
≥150
特别重要
≥10
≥1200
Ⅱ
大
(2)型
<10,≥
1.0
<150,≥50
<500,≥100
<300,≥100
<200,≥60
<150,≥50
重要
<10,≥
3
<1200,≥300
Ⅲ
中型
<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