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人间还有多少美好场景,以及人类的爱和富饶的心灵,还能再承受隐藏在深邃黑暗中还要力挽狂澜的时刻吗?”——罗伯特·伯恩斯
圆明园,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充满了宏伟壮丽的景观和独特的文化氛围。然而,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圆明园的毁灭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道伤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索圆明园的毁灭,反思其中的教训,并寻找对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启示。
1.圆明园的兴盛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始建于清朝康熙时期,是一座宏伟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地面积达350公顷,拥有许多精美的建筑、湖泊和花园。园中的建筑融合了欧洲和中国的建筑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圆明园的兴盛是清朝封建统治的象征,是皇帝权威和财富的体现。在乾隆时期,圆明园经历了一次规模宏大的扩建,园内建筑更加精美,湖泊更加宏伟。圆明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大名胜古迹。
2.毁灭的始末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门被打开。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洋人侵入中国的土地进一步扩大。在这一局势下,圆明园的命运注定了要受到摧残。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圆明园被洗劫一空。许多文物被掠走,园内建筑被烧毁,湖泊被排干,美丽的园林景观化为一片废墟。这场浩劫是对中国封建统治的嘲弄,也是对中国文化的蔑视。
不仅如此,圆明园的毁灭还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脆弱和软弱。中国的军事力量无法抵抗外敌,政府在保护文物和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束手无策。这场毁灭性的劫难成为中国民族记忆中的永恒痛楚。
3.对圆明园毁灭的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让我们面对历史的沉痛教训,我们需要从中吸取智慧并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以下是一些反思和启示:
3.1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作为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独特身份和价值观的象征。我们应该加强立法措施,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确保我们的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和传承。
3.2教育和宣传的重要性
通过教育和宣传,我们可以激发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和意识。只有当我们深入了解和重视自己的文化遗产时,我们才会更好地去保护和传承它们。教育和宣传可以唤起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3.3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
保护文化遗产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文化遗产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只有通过国际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4.结语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中的一道痛楚,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警示。通过反思和启示,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美好的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并在全球范围内共同促进文明交流与进步。
“文明的破碎是个人的心弗能承受的。”——史铁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