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解读语文面试题目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
A.一丝不苟
B.画蛇添足
C.雪中送炭
D.翻天覆地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他因为工作太忙,所以无法参加这次会议。
B.这次比赛他虽然失败了,但并没有气馁。
C.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小说和诗歌。
D.由于天气原因,飞机被迫延误。
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是:
A.睿智
B.璀璨
C.殊途同归
D.轻歌曼舞
4.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
B.这本书很有趣,读起来如行云流水。
C.那个老师讲解得非常生动,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D.春天的花海,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5.下列词语中,与“谦虚”意思相近的是:
A.自信
B.谦逊
C.自满
D.自私
6.下列句子中,使用反问修辞手法的是:
A.你难道不知道答案吗?
B.这个问题很简单,难道还需要我再说一遍吗?
C.你看这个风景多美啊!
D.这个电影很感人,你不看吗?
7.下列词语中,不属于量词的是:
A.个
B.张
C.部
D.岁
8.下列句子中,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雨水滋润着大地,万物生长。
B.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让人百看不厌。
C.那个小孩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D.这首歌的旋律优美,让人陶醉。
9.下列词语中,与“勤劳”意思相近的是:
A.勤奋
B.懒惰
C.拖延
D.腼腆
10.下列句子中,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他跑得飞快,就像离弦的箭一样。
B.这本书的内容很有趣,读起来如行云流水。
C.那个老师讲解得非常生动,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D.春天的花海,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11.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动词的是:
A.走
B.读
C.吃
D.看书
12.下列句子中,使用设问修辞手法的是:
A.你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
B.这个问题很简单,难道还需要我再说一遍吗?
C.你看这个风景多美啊!
D.这个电影很感人,你不看吗?
13.下列词语中,与“勇敢”意思相近的是:
A.胆小
B.胆怯
C.勇敢
D.懦弱
14.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是:
A.他喜欢看书、运动、旅行。
B.这个问题很简单,难道还需要我再说一遍吗?
C.你看这个风景多美啊!
D.这个电影很感人,你不看吗?
15.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形容词的是:
A.高
B.大
C.长
D.快乐
16.下列句子中,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是:
A.喜欢看书,享受知识。
B.这个问题很简单,难道还需要我再说一遍吗?
C.你看这个风景多美啊!
D.这个电影很感人,你不看吗?
17.下列词语中,与“诚实”意思相近的是:
A.诚实
B.虚伪
C.狡猾
D.聪明
18.下列句子中,使用反问修辞手法的是:
A.你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
B.这个问题很简单,难道还需要我再说一遍吗?
C.你看这个风景多美啊!
D.这个电影很感人,你不看吗?
19.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名词的是:
A.人
B.地
C.物
D.事情
20.下列句子中,使用设问修辞手法的是:
A.你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
B.这个问题很简单,难道还需要我再说一遍吗?
C.你看这个风景多美啊!
D.这个电影很感人,你不看吗?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古诗词中的“青青子衿”出自《诗经》,意指思念之情。()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马谡失守街亭。()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5.《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一对青梅竹马。()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7.《水浒传》中的宋江被称为“及时雨”,因为他善于解决问题。()
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诗句。()
9.《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具有七十二变的能力。()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离骚》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解释“借景抒情”的文学手法,并举例说明。
3.简述《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4.分析《呐喊》中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及其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