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例【8篇】.docx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例【8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1

我并没有忘记,十几年前当我还是个青年,初读本文时的恨,和难以控制的想决斗的冲动。

一个愚昧的土道士掌管着敦煌数千年文明宝藏的洞门。他在壁画上刷白石灰,把壁上婀娜柔美的雕塑改成他的天师泥菩萨,把那洞窟中一大箱一大箱的文书经卷、画卷和雕塑,换成了几叠子银元和少许外国商品。他满足了,他想不到会得到那么多钱。

一个诺大的国家,竟然无处存放一个洞窟的古物,道士为了孝敬官员拿出来的一些零星的字画,在官场上把玩、传递,流失、毁损。他们知道这些古物的价值和意义,却借口长途运费难筹集而置之不顾。

封存千年的文化宝藏,就这样被挖掘毁损,散失异国他乡了。这不是民族的悲剧吗?文明最后变成空洞和废墟,这难道是历史的必然吗?

在漫长的历史中,这个事件其实是很仓促的,就像盗贼踩好了点、瞬间完成了盗窃。尽管盗贼找出了各种理由,来掩盖其偷盗行径,掩盖其肮脏的欲望,但是终究掩盖不了丑恶的真相。

今天读此文,我依然是冲动的。就像文中的那位当代青年诗人,要与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决斗单挑一样。我更钦佩秋雨教授的豪迈,要与盗贼他们国家的学者对立沙漠,比比学问!此刻,似乎只有这源自内心的冲动才能解恨!

今天,我依然恨着,却不只是恨愚昧的王道士和腐朽的晚清朝廷,也不仅只是恨奸诈的窃取者和贪婪的掠夺者。我更恨,人性的自私、罪恶的欲望,和因此对文明的践踏。

寻宝、掠夺和侵略战争,都是为了将财富占为己有。他们的.目标就是我们的文化遗产。

从价值的角度来看,物品越稀缺价值就越高,故称物以稀为贵。何况是更优秀和稀缺的中华文化遗产,堪称绝品,价值无法估量。所以,敦煌、圆明园、和那时的中国,自然就成了疯狂追逐利益的掠夺者的耀眼的目标。他们的生存理念和价值观,就是占有,且不论用何种方式实现占有。

他们得逞了。一大箱又一大箱、一大车又一大车的文物,都装好了,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圣彼得堡,运到东京。莫高窟空了,圆明园烧了。中华文明遭受了劫难。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文物,是文化的实物遗产,但不是全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内容,不是实物,而是精神和思想的成就与传承!

掠夺,只能解当时之渴,而不可以补虚空。武力,只能呈一时之强,远不足以撼历史。掠夺了文物,却抢不走文化,废墟上依然记载了文化的繁荣!

如今,被盗贼掠夺的文物已经陈列在世界各地。我觉得,他们只是供奉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神明。

是哪里的文化,终究会在哪里光明!

《文化苦旅》读后感2

冬季寒风凛凛的夜晚,世俗的喧嚣被吹散,在黯淡的灯光下,见到这般滋润蕴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默默端坐。夜雨的诗意中,心里泛起一阵阵涟漪。轻轻地触摸这泛黄的纸张,我踏上别样的旅程,有着文字这般安静的旅伴。“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家眷,朝着黄州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苏东坡沦落至此境地的原因,就是陷入了被称为“乌台诗案”的案件中。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写信给皇帝说苏东坡在很多诗中都流露了对政府的不满和不敬,而这些言论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后,苏东坡就被定了罪。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贫瘠的国土上,绳子捆绑着一位伟大诗人。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苏东坡全部遭遇不知半点起因,怕连累亲朋好友,几度想投水自杀,由于看守严密而未成。但如果成了,江湖淹没的将是一大截特别明丽的中华文明。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而把文明的代表者逼到这一步之差境地的竟是一群小人。

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归功于中国当时的国情——小人居多,嫉妒心理无处不在,朝廷内更不用说,君王没有过人的胆识,不能明察秋毫,轻易听信小人之言。“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苏东坡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他曾写信给李常来表达此时的感受,但刚写了几句又加上一句“此信看后烧毁”。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

苏东坡无情地剥夺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目的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渐渐回归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

山重水复,无言的大地上,总有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走走

文档评论(0)

Savio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