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先生是我国的大师,他的散文在散文百花园中独放异彩,其魅力令读者久久不能释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继承了古代作品讲究音乐美的传统,他的每一篇散文,都是优美的乐曲,诵读起来都如行云流水一般,或一咏三叹,或回环往复,或一泻千里,每一个字、词、语句,都是跳的充满灵性的音符。朱自清先生是语言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的搭配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他的修辞艺术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出神入化。下面从音乐美、色彩美、修辞美三个方面来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

一、音乐美

(一)整齐的美

(1)对偶的运用

如:“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荷塘月色》

作者描写天上的满月,由于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而不能“朗照”的夜景时,就用了对偶句式“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如果仅把淡云遮月描写成“小睡”,而不用“酣眠”与之相对,其艺术效果就不会这样强烈。

(2)排比的运用

式可以使语句整齐,但不一定具有整齐的美,因为整齐的美还要求不雷同、不呆板。朱自清散文的排比句式就做到了这一点。如: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荷塘月色》

作者十分巧妙地把四个排比分成两部分,一方面适应了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雷同。第三句中没用“我”字,使精炼而不杂沓,匀称而不呆板。

(二)抑扬的美

利用语音的平仄和句式错落有致的变化,构成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节奏上波涛起伏的音乐美感,这也是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上的一大特色。

1.协调平仄

是指在或上下整齐的句子中讲究平仄相间、对应。这样的平仄相间、对应,能使语音起伏有致,产生抑扬顿挫的声律美。如: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匆匆》

(2)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是怎样的匆匆呢?

《匆匆》

例(1)中的“燕子”是仄平声,“杨柳”是平仄声,“桃花”是平平声。例(2)中的“去”是仄声,“来”是平声,“去来”是平仄声。以上的例子中,作者基本上做到句内平仄相间,上下句基本上平仄对应,显得起伏有致,和谐悦耳。

2.长短句的运用

一长一短或两长一短的句子搭配形式,也可以构成抑扬的美。如

“……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淡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绿》

这段的句子是一短一长,一短两长,一短一长,两短一长。这种节奏起伏很具美感。

二、色彩美

(一)朱自清运用色彩的基调是淡雅的,很少用浓墨重彩。

如: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泛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朱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但淡淡的冷色,不能朗照的云,《荷塘月色》整个景物描写就是以淡雅的月色为背景的,突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冷,静寂。

2.“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着灯,从两重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这是夜幕初垂,灯光刚明,光、烟霭、水波互相映衬的景象。等到灯火明亮时,碧阴阴的秦淮河又变成沉沉的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尔闪烁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二)在色彩的描写上,运用对比的手法。

朱自清对散文的色彩描写表现在写景状物之时,常常能运用独到的眼光捕捉独特的瞬间。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进行色彩描写,给人以新奇之美感。

在《》一文中,作者自然巧妙地用冷暖色相比。如:

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②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父亲的黑帽,黑大马褂,深青色的棉袍,颜色都是深而冷的,隐隐地露出了当时的悲伤,惨淡之情。接着,作者在全文中安排了一个唯一的亮色“朱红”。在对比中,红红的桔子异常突出,恰似父亲那颗赤红的爱心。在家遭不幸,祸不单行,父子离别之际,这红色的反衬,增加了凄凉的色彩,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令人然泪下。

三、修辞美

辞格的使用

1.比喻的大量使用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

一组新奇的比喻,把荷花描绘得圆润有光泽,显得那么娇美、洁白。一个平凡而荒凉的荷花塘,到了朱自清的笔下就被描画成一个令人目神摇的境界,显得那么秀丽迷人。

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塘月色

文档评论(0)

野兔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建筑工程资料库

认证主体璧山区千度网络服务部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500120MAABT12C7H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