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二、简答:
(一)一战后美日对中国的新争夺有何特点?
1905年至1920年之间,美日两国为争夺各自的利益在中国等地区的东北亚进行了几番激烈的较量。总体来说,在几番轿厢的趋势是曲折的,不断变化的。显示日本不断地占据上风,处于优势地位,后来,美国也针锋相对,不断几百了日本而处于优势地位。
日本:于1918年9月刚刚成立的日本政友会原敬内阁制定了对付战后新形势的外交方针,其要点是“恢复对美协调以取代过去的对英协调;改革对华外交。”新内阁强调把对美协调作为日本外交的核心。
美国:成为一战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在自己的门户开放政策与日本的大陆政策的较量中比战前更积极主动,使日本处于被动局面,美国的实力不仅在东北亚,而且在太平洋地区不断增强。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无论是世界格局还是中国对外方面关系,都发生了有利于美国的变化,门户开放政策处于优势地位。
(二)如何评价1931—1941年期间的中美关系?
在1931—1941年之间,中国虽面临着日本的侵略,但是美国却并没有采取是指有效的行动,反而采取类似于“绥靖政策”的方针,想要延缓日本侵略的脚步。
在抗日战争前期,中共与美国虽没有建立正式的官方关系,但中共的民间外交却是卓有成效的,它影响了美国的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开始在美国人心目中塑造起中共的新的形象。这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美国为自身利益计要让中国牵制日本,希望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维持。美国的这种政策成为制约国民党顽固派公开反共的因素,对中国坚持团结抗战起了一定作用。但另—方面,美国给予国民政府的援助在支持中国抗战的同时,却又给当权的国民党的限共、反共活动起了撑腰打气的作用。这两方面的因素在抗日战争中是始终存在的,只是随着国际和中国国内的形势的变化,有时这个因素更起作用,有时另一因素更为突出而已。
(三)如何评价抗战时期中共与美国的交往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特别是对美关系形成的重要阶段,曾一度出现与美交往的“黄金时期”。其中党的战略构想、交往策略以及鲜明的处事风格,给后来的中美外交留下浓重的一笔。
首先,中共对美外交的直接影响是,形成了与美的反日同盟关系,且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抗战结束,基本上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争取美援、抗日和反内战的战略目标。
其次,大大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地位和形象。抗战之前,中国共产党并不为外界认识和了解,1941年后,当一批极有才华的美国驻重庆使馆的外事军官广泛地报道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开始同美国人交上朋友以后,这些粗浅的看法才渐渐转变了”这些认识和建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以及西方世界对中国共产党的偏见,向世界传递了一个真实的、充满前途的新生力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第三,党与美国战时交往为日后中美关系迈向正常化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美的外交政策和做法,有些已突破了战时的局限,更着眼于对中美关系的未来考虑,体现了毛泽东和党中央驾驭全局的能力。
第四,党与美国战时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务实外交、求同存异思想以及自主平等的交往原则,为新中国外交走向世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与美外交是在突破教条主义束缚,确立实事求是外交路线后逐步形成的。抗战是中共与美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广泛的世界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对美及一切援华抗日的力量表示了积极的合作态度,盛赞罗斯福总统是一个伟大的人,并把中国革命比作美国的独立战争,认为中国共产党人今天所做的事情就是当年的华盛顿、杰弗逊和林肯曾经作过的事情。对于美存在的反苏反共与日妥协的倾向,则坚持“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原则,既团结了进步力量,也打击了反动势力,有效地维护了合作抗战的大局。
总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美国的交往,是20世纪上半叶潜在的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它对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甚至对整个世界的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巴黎和会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巴黎和会初期原本充满对和平的乐观期待,首次参加欧战的\o美国美国带来\o威尔逊威尔逊总统的\o十四点和平原则十四点和平原则,一时颇受欢迎。然而威尔逊的\o理想主义理想主义观点迅速被战胜各国划分势力范围和报复的企图所压倒,所谓反战、\o民族自决民族自决等原则皆无法实施。美国虽签署条约却未能经过国会批准,使美国没有参加\o国际联盟国际联盟,外交政策走入\o孤立主义孤立主义。日本代表提出“种族平等”议案,虽然得到与会国家17票中11票支持,却遭到澳大利亚的坚决反对,最终被英美否决,消息激起了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而合约对战败国德国的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