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聚焦中考古诗文阅读篇列子一则课件.pptxVIP

聚焦中考古诗文阅读篇列子一则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篇《列子》一则

版本及考情(2011版新课标增加篇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

,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

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内心想着高山。钟

子期赞叹道:“好啊,巍巍峨峨就像泰山一样!”心想流水,钟子期又

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

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

,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一时悲起,就取琴弹奏起来。起初

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

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就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

啊,好啊!您心里想的和我想的一样。我如何能隐匿自己的心声呢?”

lín

zhé

“卒”通“猝”,突然

擅长,善于

一种打击乐器弹奏

心意,意念

高耸的样子

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了解,体会

山的北面

取,拿

琴曲

就旨趣,意味

放下

哪里隐藏

代词,指伯牙的心意

代词,指琴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于是

二、成语探源

高山流水:比喻乐曲高雅精妙。也多比喻知音或知己。源自伯牙和子

期相交的故事。

三、重点句子翻译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擅长演奏古琴,钟子期擅于聆听琴声。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心中所想的,钟子期一定能够领会得到。

3.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心里悲伤,于是拿过琴来弹奏。

4.钟子期辄穷其趣。

钟子期就点明他的情趣。

四、问题探究

1.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钟子期有很高的音

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钟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3.分析本文是如何围绕“知音”安排结构的?

(1)“知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知音”表现在“伯牙善鼓琴,钟子

期善听”,全文围绕这句话逐步展开。(2)“知音”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知音”表现在“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作者以这句话承接

上下文。(3)由对“知音”的感慨(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

何逃声哉?)抒发了作者对知音的渴求,突出了文章主旨。

4.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谱成了一首著名的乐曲《高山流水

》。你知道成语“高山流水”的喻意吗?

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一、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2017·),14

【甲】伯牙善鼓琴

【乙】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①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

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子敬:即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C

【解析】A项“逃”,文中译为“隐藏”,现指“怕被捉住而迅速离

开”。B项“奔丧”,在文中指“到王子敬家去看望丧事”,现在指

“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C项的“消息”和现代

汉语中意思一样,指“信息、讯息”。D项的“左右”是家人的意思

,在现代汉语中作方位名词。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每次弹奏曲子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意趣。

(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3.文章的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化无形为有形,变听觉为视觉。最能体

现这一写作特点的两个句子是:

_“_善__哉__,__峨__峨__兮__若__泰__山__!__”__“__善__哉__,__洋__洋__兮__若__江__河__!__”___________

4.古人常常用琴来抒发情感,寄托思想,【甲】【乙】两文分别借琴

抒发了什么感情?

甲文写

文档评论(0)

158****9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