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重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第1部分:通则.docVIP

涉重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第1部分:通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

MACROBUTTONMTEditEquationSection2SEQMTEqn\r\hSEQMTSec\r1\hSEQMTChap\r1\hICS13.020.40

CCSZ05

DB61

FORMTEXT陕西省地方标准

DBFORMTEXT61/FORMTEXTTXXX—FORMTEXTXXXX

涉重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第1部分:通则

guidelinesforenvironmentalpollutionpreventionandcontrolinheavymetal-involvedminesPart1:Generalrules

(征求意见稿)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XX/TXXX—XXXX

PAGE2

目??次TOC\o1-2\h\z\u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原则 2

5工作保障 2

6工作内容 2

PAGE

PAGE1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DB61/T××××《涉重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指南》的第1部分。DB61/T××××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调查评价;

——第3部分:监测;

——第4部分:分区风险评估及防控;

——第5部分: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第6部分:矿硐勘查技术;

——第7部分:废弃矿硐封堵技术。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长顺、吴金文、徐友宁、孙宁、王炜、杨承华、陈华清、张黎明、陈岩贽、胡恩、孙芳强、张宗文、丁洁、柴瑜、周玉海、王丽香、胡龙刚、管隆垚、陶诗阳、牛瑞博、吴宇鑫、郭嘉伟、郝宇勋。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负责解释。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电话:029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北路49号

邮编:710061

DBXX/TXXX—XXXX

PAGE2

涉重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指南第1部分:通则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涉金属矿产开发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及调查评价、监测、分区风险评估及防控、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矿硐勘查和封堵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涉金属矿产(铜矿、铅锌矿、金矿、银矿、汞锑矿、镍钴矿、钼矿、钒矿、锰矿、铁矿等有色和黑色金属矿产,以及硫铁矿、石煤矿等典型多金属伴生的非金属矿产)开发活动结束后的矿山环境污染防治,开采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涉金属矿产开发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pollutioncausedbymineraldevelopmentinvolvingmetals

涉金属矿产开发过程中或结束后,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下,矿石和围岩中的硫酸盐、氟化物、氢离子、镉、铬、汞、铅、铜、锌、镍、铁、锰、铝、锑、铊等物质进入水体,通过矿硐、露天采坑、废渣堆、尾矿库等途径流入环境,浓度值超过环境管理目标要求,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

历史遗留矿山historicallegacymines

指由政府承担环境污染治理恢复责任的废弃矿山。具体包括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废弃矿山;责任人灭失或难以确定的废弃矿山;因退出保护区或去产能等政策性原因关闭,在政府作出关闭决定时明确由政府承担治理恢复责任的废弃矿山。

废弃矿硐abandonedmine

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或结束后不再使用的巷道及采空区。

矿山环境风险源pollutionsourceofmineenvironment

指矿区范围内存在的可能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污染,造成人体健康风险或生态风险的污染产生源,包括但不限于废弃矿硐、废渣、含重金属废水等。

基本原则

应坚持多学科互补思维,从环境、生态、地质等角度,全面调查涉金属矿产开发环境污染

文档评论(0)

小小的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3124133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