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13.200CCSA01
ICS13.200
CCSA0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3252—2025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调查评估技术规范
2025-03-19发布 2025-04-19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3252
DB51/T3252—2025
DB51/T3252
DB51/T3252—2025
I
I
II
II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2
5调查评估流程 2
6工作准备 2
7能力调查 3
8能力评估 5
9成果汇编 6
附录A(资料性)地质灾害信息及应急救援能力调查表 7
附录B(资料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表 27
附录C(资料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9
参考文献 3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归口、解释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省应急管理厅、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四川安信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凡伟、王自力、楚作东、章明圆、郑通彦、郭万佳、王立娟、朱煦、郭宇、马国超、李力生、马松、朱云波、杨栓成、王蕾、庞全、廖军、李仁海、唐梓洋、梁瑞锋、唐文婕、万豪杰、范冬丽、张莺莺、彭泽定、贾虎军、杨吉琦、刘欢、廖鑫、胡光中、韩柳、匡也、罗玉婷、皮雅绮。
DB51/T3252
DB51/T3252—2025
DB51/T3252
DB51/T3252—2025
PAGE
PAGE1
PAGE
PAGE2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调查评估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调查评估的要求、内容、方式、流程、成果等。本文件适用于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开展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调查评估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4013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及分类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质灾害geologicalhazard
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
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3.2
地质灾害隐患点geologicalhazardsite
经自然资源部门核实确定,可能会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或区段。
3.3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rescuecapabilityofgeologicalhazard
为降低地质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而采取应急救援行
动的执行能力与完成能力。
3.4
应急救援能力调查评估investigationandevaluationofemergencyrescuecapability
对组织响应、抢险搜救、避险安置、交通保障、通信保障、电力保障、技术支撑、医疗防疫等应急救援行动的执行与完成能力开展调查评估的过程。
3.5
常设应急避难场所permanentemergencyshelter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管理部门和乡镇(街道)、村(社区),按照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
划及相关标准,建设的相应级别类型且长期管护使用的应急避难场所。
3.6
临时应急避难场所资源temporaryemergencyshelteringresource
除常设应急避难场所之外,经评估可用于设置为临时应急避难场所的各种公共建筑和场地空间等物
力资源的总称。
3.7
临时应急避难场所temporaryemergencyshelter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管理部门和乡镇(街道)、村(社区),根据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时
的需要,针对常设应急避难场所难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从临时应急避难场所资源中指定公共建筑或场地空间,直接设置或通过搭建帐篷、活动板房等设置的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结束后恢复其原功能。
3.8
专业地质灾害技术支撑队伍professionalgeologicalhazardtechnicalsupportteam
专门负责为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处置提供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3T 3162-2024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技术指南.docx
- DB43T 3163-2024 废钢铁加工利用规范企业评价方法.docx
- DB43T 3164-2024 公路桥梁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docx
- DB43T 3165-2024 一次性食品安全封签管理技术规范.docx
- DB43T 3166.1-2024 应急广播广域双向通讯网传输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docx
- DB43T 3166.2-2024 应急广播广域双向通讯网传输技术规范 第2部分:应急信息接入.docx
- DB43T 3169-2024 安全生产培训档案管理规范.docx
- DB51T 1069-2025 四川泡菜生产规范.docx
- DB51T 1795-2025 安全乡镇(街道)建设与管理基本规范.docx
- DB51T 3247-2025 人工公益林质量评价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