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2024学年江苏南通高三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3.pdfVIP

2023-2024学年江苏南通高三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3.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3

150150

(考试时间:分钟试卷满分:分)

评卷人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春秋笔法,从名字本身推敲,我们很容易看出,“春秋”二字的来源,正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一

部具有历史性质的史书《春秋》。《春秋》这本书是儒家学派的经书,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这一

时期的历史。在中国的远古时期,春、秋两个季节是各国的诸侯前往京都行礼朝会的时节。此外,“春秋”在古

代也代表了一年的轮回,因为一年必须经过春、秋两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国家一年或者几年发生的历史事件,

因此“春秋”两字便成了史书的一个专有的代名词。根据史料我们能够考证,《春秋》这本书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

事件发生后,就已经失传,而现在比较流行的各种版本,大部分是由《左传》《毅梁传》这三部史书拼接融合而成

的。

孔子是曲笔隐讳手法的首创者和秉笔直书手法的继承者,《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之高,已是定论,但是从内

容和写作手法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写作思路中隐隐约约藏着明显的批评倾向,所以孔子在记叙历史时所

运用的这种暗含褒贬的写作手法被称为春秋笔法。

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统治之后,在思想上采取“焚书坑儒”等一系列文化高压政策,

从而使儒家的典籍几乎被焚烧殆尽,儒家的思想几乎消亡。然而秦王朝的短命使得儒家思想有了再度发展的机

会,汉朝在建立初期,一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道家思想,儒家思想虽未被国家立为正统思想,但是汉王朝也未

对其采取打压的政策,从而使得儒家思想有了十分迅速的传播与发展。儒家思想的发展必然也带动着春秋笔法这

一历史叙述手法的新生与发展。

“春秋笔法”在史学作品中的运用比比皆是。《晋语》中记载:“蒸于武公,公称疾不与,使奚齐莅

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对于一个诸侯国来说,能称得上大事的大概就只有两件事——一件是祭祀,另外

一件便是战争。然而对于祭祀武公这样的国家大事,晋献公身为国王,却不亲自主持,而是让一位普通的公子奚

齐代替他本人出席,这完全是无视太子储君的存在,很明显,晋献公是喜欢奚齐而讨厌太子申生,我们从这样的

国家大事的安排上,完全可以看出来晋献公想要换掉申生的太子之位,而让奚齐来继承,只不过没有直接说明罢

了。从古到今,凡是王朝的王位更替,废嫡立庶便是取乱之道,所以晋献公的做法为以后的悲剧下场留下了伏

1/19

笔,语言只是一两句话,但是所要表达的内涵十分丰富,这也就是春秋笔法“微而显”这一原则的高明之处,从

而达到既让恶行得以彰显,又对他们的恶行予以隐隐约约地讽刺。这里详细写了太子申生的行为,步步符合礼

法,敬君而且孝父,然而晋献公却要废黜贤明的申生,改立奚齐,这便鲜明地反衬出晋献公的恶行,褒贬善恶不

言而喻。

春秋笔法在帝王谥号中也有所体现。古代君王在去世之后,后世一般会为其拟定一个谥号,比如说汉文帝、

汉武帝、唐玄宗等,其实谥号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定的,一个字可以说是对其一生功过的定论,一个字而定其一

生,这也正是春秋笔法的体现。而且,谥号也可以对后世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从而规劝后世君主以前人为鉴,

规范自身。所以古代对谥号的定立也有了一套章法:“经天纬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圣善闻周曰宣;圣闻周达

曰昭;行义悦民曰元;希纲治纪曰平;辟土服远曰桓;温柔好乐曰康;希义行刚曰景。”

(摘编自张谦《论春秋笔法及其在古代文化中的应用》)

材料二:

为恰切地显示自己的“微意”,司马迁有时会把不同的人放在一段之中,而对比之意蕴含其中。如萧何与韩信

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特殊关系,曹参则是因与韩信一起才能建立诸多战功。司马迁在评论萧何、曹参之

时,看似自然地提到韩信,其实暗合对比,让人看到战功赫赫者与文职刀笔吏、功高震主者与战绩平平者得到的

不同待遇,以生者的绚烂来显示死者的冤屈与黯淡。这样,司马迁对萧何、曹参的定位与评价、对韩信等遭杀戮

的情感倾向、对刘邦处置功臣的看法都蕴涵在这对比的笔墨之中,

文档评论(0)

【名校真题共享】涵盖小学至研究生,科目齐全。提供历年真题、模拟试卷、解析答案及高频考点分析。拥有教育界资深团队,平均教龄超10年,深谙考试趋势。不仅限于数学、英语,还包括理化生、文史政及专业科目。附加个性化学习计划定制,助您高效备考。一键获取,提升成绩,我们是您升学路上的坚实后盾。欢迎各界学子访问交流,开启学霸模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