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学年济宁市邹城市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检试卷
2025.04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如果所谓隔膜仅仅是辛亥革命没有将“正确的思想”渗透到底层民众,《阿Q正传》的艺术内涵未免
太浅了。纵观整部《阿Q正传》,里面非常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其隔膜感是多重的。第一层是各种“革
命”的不相容。阿Q“想象的革命”连做做样子的“假革命”都不算,而假洋鬼子和秀才的“革命”又与
旨在创立民国的辛亥革命相距甚远。第二层是“想”与“说或做”的不相容。阿Q心里想的与实际做的并
不一样,甚至和说出口的也不一样。诸如此类的“想是一套做是另一套”,是鲁迅洞察中国文化历史症结
后高度概括出的一场活戏。第三层是“名”与“言”的不相容,所谓“名”是指一定程度上已取得共识的
某种观念,通常情况下有客观的衡量标准;所谓“言”则是在“名”的旗帜下广义上的说辞以及行为。这
种名与言的不相容,揭示了一种巨大的危机——当以纯粹思维所构建出的“名”在缺乏必要交流来取得共
识时,个体对“名”的认知偏差极易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上述几层隔膜构成了小说世界中人与人不能相通的多重屏障,鲁迅敏感地注意到了其根源在于由文化
问题所导致的心理问题。鲁迅在试图描述造成人与人隔膜的文化心理时,天才地抓住了“精神胜利法”这
一普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共性,以此在小说中做了某些夸张化处理。鲁迅之所以作这样的安排,目的在
于展示精神胜利法对人能产生多么可怕的危害。
这种危害不仅是阿Q肉体上的毁灭,而是某种绝对意义上的自我封闭。精神胜利法在给自己找理由和
“替”他人找理由时,分别阻断了个体被人理解和理解他人的可能。为了让精神胜利法持续生效,“施法
者”必须保持“沉默”,阉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精神胜利法的“代劳”特性使得“施法者”
对“他者”的判断从想象变成“真实”,进一步切断了个体通过与他人真诚沟通来正视现实的途径。《阿
Q正传》所呈现的就是这种令人窒息的隔膜感。
(摘编自刘天艺《想象、真假与隔膜:阿Q正传中的“革命”与精神胜利法》)
材料二:
以往研究者之所以认为阿Q最后的“觉悟”和转变显得太突然,在于此前阿Q的“自我”及其命运被
还未完全退场的“精神胜利法”挟裹着前进,他的成长主要潜隐于事件及情节的推进中,而且作者也并非
刻意塑造一个成长着的阿Q。而杀头前最后两次思想的回旋,实则是阿Q灵魂的彻底苏醒,把隐而不彰的
成长之路显现出来。也就是说,小说中阿Q的成长经过了一个由暗到明的过程。所以,最终完成成长的阿
Q必须埋葬掉以前的自己,小说中阿Q被当成替死鬼,看似偶然,实则是文本逻辑发展的必然。
就此来看,阿Q的死亡,既是结束,也是开始。阿Q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成长起来的阿Q则有可
能成为钱杏邨所说的“勇敢的农民”,他们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正如鲁迅所说:“在将来,围在高墙
里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罢,而现在还少见,所以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
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亦即,鲁迅的批判和“阴暗”,其实是期
待着一种“新的国民性”诞生,他也带着这样的想往和期待来塑造阿Q这一形象,正是在这一主题意蕴的
推促下,阿Q才一步步走向“觉醒”,或许这才是鲁迅所谓“我的阿Q的运命,也只能如此”的潜在含
义。
1
(摘编自王炳中《“精神胜利法”的退场与阿Q的“成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阿Q正传》中的隔膜感是多重的,包括革命理想与实践的冲突、个体思行不一和“名”与“言”的不
相容。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浙江J12联盟九年级中考语文4月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山西陕西宁夏青海四省区高三语文4月模拟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南充市高三语文三诊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连云港市赣榆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学年济宁市邹城市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检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浙江J12联盟九年级中考语文4月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年湛江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年徐州市九年级中语文考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年山西陕西宁夏青海四省区高三语文4月模拟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年南充市高三语文三诊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年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案例与教学反思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云游戏技术在游戏行业中的技术瓶颈与解决方案报告.docx
- 初中生心理素质培养与学业挑战应对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与地理跨学科小组合作学习中的AI教学工具应用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智能课程评估系统在初中学科评价中的实践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物理课程资源知识图谱构建与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电影院服务品质提升策略与顾客满意度评价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工艺中的电池回收政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科技政策效应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