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偏头痛治疗中医治疗偏头痛历史悠久,疗效显著。通过针灸、中药、推拿等多种方式,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本次讲解将全面介绍中医如何诊断和治疗偏头痛,帮助患者摆脱痛苦。作者:
什么是偏头痛?定义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血管性疾病。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主要症状头痛发作时伴随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部分患者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发病率全球约15%人口受偏头痛影响。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三倍。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1气血不和气滞血瘀导致经络阻塞2痰浊阻络痰浊上扰清窍阻碍气血运行3肝阳上亢肝火上炎,气血上逆4肾虚髓亏肾精不足,髓海失养中医认为偏头痛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是主要诱因。
中医诊断方法望诊观察患者面色、神态、舌苔,了解气血状态和脏腑功能。闻诊聆听患者语声、呼吸、咳嗽等,辨别疾病性质。问诊询问病史、症状、诱因、舒缓因素,明确发病规律。切诊脉诊辨别阴阳虚实,触诊了解疼痛部位和性质。
偏头痛的中医分型肝阳上亢型头痛如锥,眩晕目赤,易怒烦躁,舌红苔黄,脉弦有力。1气血瘀阻型头痛固定,痛如针刺,胸胁胀闷,舌暗或有瘀点,脉弦涩。2痰浊阻络型头重如裹,胸闷恶心,痰多口腻,舌胖苔腻,脉滑。3肾虚型隐痛绵绵,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少,脉沉细。4
针灸疗法概述原理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平衡阴阳,调和脏腑功能。研究表明针灸可促进内啡肽释放,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改善血管功能。作用机制调节大脑皮层和血管舒缩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神经源性疼痛。改善神经系统敏感性,降低疼痛阈值,提高患者耐受力。
针灸治疗方案阳明头痛穴位头维、印堂、阳白等穴位。针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少阳头痛穴位太阳、丝竹空、率谷等穴位。提插捻转结合,以温和手法为主。针灸疗程通常为10-15天一个疗程,每周治疗3-5次,一般2-3个疗程可见明显效果。
针灸治疗方案(续)太阳头痛穴位天柱、后顶、风池等穴位。重刺激手法,强化止痛效果。厥阴头痛穴位百会、四神聪、太冲等穴位。平补平泻手法,调和气血。配合耳穴治疗效果更佳。常选耳穴:神门、枕、脑点、额点、肝区、肾区等。
推拿疗法开天门双手拇指自眉心向两侧推开,重复36次,舒通前额经络。推坎宫双手拇指自鼻根向太阳穴方向推动,重复24次,疏通头部气血。按揉风池穴双手拇指按揉风池穴3-5分钟,缓解颈部紧张。梳头通络十指张开如梳,自前额向后枕部梳理,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中药内服治疗方剂名称主要成分适应症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等肝阳上亢型偏头痛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桃仁、红花等气血瘀阻型偏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茯苓等痰浊阻络型偏头痛镇肝熄风汤怀牛膝、龟板、代赭石等肾虚型偏头痛
中成药选择头痛宁片主要成分为川芎、羌活、白芷等。每次3-4片,每日3次。川芎茶调散含川芎、白芷、羌活、细辛等。每次6克,每日2次。正天丸主要成分为天麻、钩藤、菊花等。每次6-9克,每日2次。天麻钩藤颗粒含天麻、钩藤、菊花等。每次1袋,每日2-3次。
耳穴压豆疗法1原理耳部反射区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刺激耳穴可调节相应脏腑功能,舒通经络。2常用耳穴神门、枕、额、脑干、肝、肾等穴位。根据辨证选择相应穴位。3操作方法消毒耳廓,选用王不留行籽贴压相应穴位,每次按压3-5分钟,留置3-5天。4注意事项压力适中,避免过度刺激。耳部出现红肿热痛应及时取出。
放血疗法3放血部位耳尖、足尖、手指尖是最常用的放血部位。12放血次数每次放血量为5-10滴,每周进行1-2次。80%有效率临床研究显示,对急性发作期偏头痛的有效率可达80%以上。放血疗法适用于实证偏头痛,特别是肝阳上亢型和气血瘀阻型。虚证患者慎用。
穴位贴敷疗法选穴太阳、风池、百会、太冲等穴。1制作药饼白芥子、细辛、川椒等研末,加姜汁调成糊状。2贴敷将药饼贴敷于穴位,固定妥当。3留置一般留置30-60分钟,皮肤微红为度。4疗程每周2-3次,10次为一疗程。5
中药外敷疗法太阳穴、风池穴外敷药物包括川芎、白芷、细辛等。研末后加入姜汁调匀,敷于穴位30分钟。每周使用2-3次,连续3周为一疗程。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偏头痛。
艾灸疗法1温和灸适用于虚证,补益为主2雀啄灸适用于寒证,温经散寒3回旋灸适用于虚实夹杂证4温针灸适用于顽固性疼痛艾灸常用穴位包括风池、率谷、至阳等。操作时注意火力控制,以温热感为宜。每次灸15-20分钟,每周治疗2-3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中药塞鼻疗法研制药粉选用川芎、白芷、细辛、薄荷等药物研成细粉。避免刺激性过强。清洁鼻腔用温盐水清洁鼻腔,保持鼻道通畅。提高药物吸收效率。药物导入用吸管或专用器具将药粉轻轻吹入鼻腔。避免用力过猛。保持姿势药物导入后,仰卧5-10分钟,让药物充分发挥作用。
饮食调理推荐食物新鲜蔬果、全谷物、瘦肉鱼类、豆制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