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13.200
CCS
FORMTEXTXJBX
FORMTEXTP58
FORMTEXT西安市计量标准检测认证协会团体标准
T/FORMTEXTXJBXFORMTEXT0002—FORMTEXT2025
FORMTEXT?????
FORMTEXT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响应指南
FORMTEXTGuidelinesforriskassessmentandearlywarningresponseofmountainflooddisasters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2025-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2025-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西安市计量标准检测认证协会??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XJBX0002—2025
PAGE1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XJBX0002—2025
PAGE3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响应指南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中的风险评估、预警响应及保障措施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山洪灾害防治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及其他相关单位。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山洪灾害mountaintorrentdisaster
由强降水或其他因素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
通过数据收集、分析与计算,评估山洪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潜在影响。
风险评估
评估原则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应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动态性和区域适应性的原则。
评估内容
灾害诱因分析:包括降水、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因素。
易发性评估:利用水文模型、地质模型等手段,评估山洪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暴露度评估:识别易受灾区域及人口、基础设施等暴露程度。
脆弱性分析:评估受灾对象的抗灾能力和损失程度。
风险等级划分:综合评估结果,划分山洪灾害风险等级(低、中、高、极高)。
评估方法
数据收集与分析:包括遥感数据、历史灾害数据、水文监测数据等。
模型计算:采用水文模型、GIS空间分析、机器学习预测等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专家评审:结合定量分析与专家意见,优化评估结果。
预警响应
预警分级
根据山洪灾害的风险等级,预警信息分为四级:
一级(红色预警):极高风险,需立即组织避险转移;
二级(橙色预警):高风险,建议提前做好防灾准备;
三级(黄色预警):中等风险,需关注水文和气象变化;
四级(蓝色预警):低风险,保持监测。
预警发布
信息来源:气象预报、遥感监测、水文观测、自动监测站等。
发布机制:通过广播、短信、微信、电子显示屏、村级广播等多渠道发布。
责任单位:由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预警信息发布与管理。
预警信号分级见表1。
表1预警信号分级
等级
标准(24h降雨)
预警颜色
蓝色
25~50mm
蓝色
黄色
50~100mm
黄色
橙色
100~250mm
橙色
红色
>250mm或历史极值
红色
响应措施
应急预案:制定山洪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
人员转移安置:划定避难区域,安排撤离路线。
监测与巡查:加强重点区域的水情、雨情、地质状况监测。
灾后恢复:开展灾情评估,制定恢复重建计划。
保障措施
技术支撑
建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升灾害预测精度。
推广遥感、GIS、大数据等技术,提高山洪灾害风险分析和预测能力。
加强信息共享,建立多部门协作的数据平台,提升预警响应的精准度。
资金保障
政府及相关单位应保障山洪灾害防治的专项资金。
设立专项财政补助,用于灾害监测设备升级和维护。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山洪灾害风险管理,探索保险机制降低灾害损失。
公众参与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组织定期的防洪演练,提高社区和公众的应急避险能力。
建立公众举报与信息反馈机制,增强灾害预警的社会参与度。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应完善山洪灾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强化地方政府责任,明确山洪灾害防御职责和问责机制。
加强跨区域合作,提升区域性山洪灾害防治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干粉灭火剂主要组分及添加剂通用技术要求》.docx
- TXJBX-0009-2025-河道水生态流量调控与管理规范.docx
- TXJBX-0007-2025-建筑工程全流程绿色建造与可持续发展指南.docx
- TXJBX-0017-2025-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与验收规范.docx
- TXJBX-0019-2025-水利施工质量管理大数据追溯规范.docx
- TXJBX-0022-2025-机电系统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规范.docx
- TXJBX-0006-2025-河道水生态智能监测与评估规范.docx
- TXJBX-0015-2025-水利工程施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技术规范.docx
- TXJBX-0008-2025-水文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估规范.docx
- 《老火水(老熟水)包装饮用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