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0年北京市10年中考真题物理试题汇编:物态变化试卷及答案.docxVIP

2011-2020年北京市10年中考真题物理试题汇编:物态变化试卷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NUMPAGES1

2011-2020北京10年中考真题物理汇编: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20?北京)隆冬,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升华

2.(2019?北京)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A.凝华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3.(2018?北京)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 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 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

4.(2017?北京)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5.(2017?北京)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初春,积雪消融

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6.(2016?北京)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冰化成水 B.露的形成

C.雾的形成 D.雪的形成

7.(2015?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8.(2014?北京)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9.(2012?北京)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的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2011?北京)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11.(2011?北京)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A.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湖水表面结冰

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二.多选题(共6小题)

12.(2017?北京)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A.石蜡是非晶体

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

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42℃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

13.(2017?北京)为了比较两种新型保温材料甲和乙的保温效果,将这两种保温材料分别做成形状、结构、厚度完全相同的保温筒,两保温筒内同时分别放置完全相同、温度均为80℃的恒温源,其截面图如图1所示。将两保温筒放在室温为20℃的房间内,每隔10min测量一次两保温筒外表面A点和B点处的温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2所示,图中图象Ⅰ表示保温材料甲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Ⅱ表示保温材料乙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实验过程及图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可用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表示保温效果

B.甲材料的保温效果比乙材料的保温效果好

C.乙材料的保温效果比甲材料的保温效果好

D.如果把两保温筒内80℃的恒温源换成﹣18℃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则无法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

14.(2015?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B.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C.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的水蒸发

D.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不停地运动

15.(2014?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的气压增大而降低

C.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16.(2013?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

B.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

文档评论(0)

教育培训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育、人力资源、IT、生活百科等知识分享,小学、初中、高中、专业水平等级及职业资格等各种考试真题、模拟试卷等学习资料的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