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经血颜色发黑是病吗?——妇科临床深度解析主讲人:时间:
/CATALOGUE目录01一、月经生理机制回顾02二、经血颜色变化的病理生理学基础03三、黑色经血的临床分类体系04四、单次无症状黑经血的标准化诊疗路径
一、月经生理机制回顾PART01
螺旋动脉收缩与组织缺血的关键作用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经历增殖期、分泌期和月经期的动态变化。增殖期雌激素作用下,内膜厚度逐渐增加,腺体增长;分泌期孕激素作用下,腺体分泌、血管螺旋化;月经期螺旋动脉收缩,内膜缺血坏死脱落。图示月经周期中内膜厚度、腺体形态、血管密度的演变过程子宫内膜动态变化图谱
经血中血液占70%,主要来自子宫内膜血管破裂;组织碎片占25%,是脱落的子宫内膜;黏液占5%,来自宫颈和阴道。凝血系统使血液凝固,纤溶系统溶解血栓,两者平衡使经血不凝固,顺利排出。正常经血成分比例(血液70%,组织碎片25%,黏液5%)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机制经血成分实验室分析
二、经血颜色变化的病理生理学基础PART02
010203血红蛋白氧化过程的时间-颜色对应模型经血停留时间与颜色变化的量化关系(停留时间>3小时出现显著颜色改变)血红蛋白在血液中与氧气结合呈鲜红色,离开人体后逐渐氧化,颜色变暗。经血在宫腔或阴道内停留时间越长,氧化程度越高,颜色越深。停留时间超过3小时,颜色变化明显。颜色形成的光学原理
时间维度:出血速度快,经血迅速排出,颜色鲜红;出血速度慢,经血在宫腔内停留时间长,颜色变暗。生化维度:正常经血pH值呈弱酸性,炎症时pH值改变,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影响经血颜色和性质。空间维度:宫腔形态正常,经血分布均匀;宫腔粘连或狭窄,经血分布不均,局部淤积,颜色变深。颜色异常的三维评估体系
三、黑色经血的临床分类体系PART03
严格限定条件:单次发生、无伴随症状、周期规律需排除的隐性病理因素清单生理性黑经血多发生在月经初期或末期,经血量少,血液在宫腔或阴道内停留时间长,氧化变黑。需排除内分泌失调、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等隐性病理因素。生理性黑经血诊断标准
STEP.01STEP.02STEP.03机械性因素宫颈管狭窄的影像学诊断标准(超声测量宫颈管直径≤2mm)
宫腔粘连的宫腔镜分级系统
宫颈管狭窄使经血排出受阻,滞留时间长,颜色变黑。超声可测量宫颈管直径,直径≤2mm提示狭窄。宫腔粘连影响经血排出,宫腔镜可直观观察粘连程度并分级。内分泌性因素黄体功能不足的激素波动曲线特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鹿特丹诊断标准应用
黄体功能不足时,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宫内膜不稳定,经血颜色异常。激素检测可发现孕激素水平波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雄激素水平升高,排卵障碍,月经异常,鹿特丹标准可诊断。感染性因素慢性子宫内膜炎的CD138免疫组化诊断标准
盆腔结核的GeneXpert检测应用
慢性子宫内膜炎时,CD138免疫组化可检测子宫内膜浆细胞,辅助诊断。盆腔结核导致子宫内膜充血、溃疡,经血颜色发黑,GeneXpert检测可快速诊断。病理性黑经血分层诊断
四、单次无症状黑经血的标准化诊疗路径PART04
临床决策树模型
谢谢大家主讲人:时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