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09 记叙文阅读(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专项训练(全国版).docxVIP

专项09 记叙文阅读(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专项训练(全国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

2025年

专项09记叙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这把干柴

①在外地工作的时候,母亲在给我的信中说:“留给你的一树李子,熟透了,一个一个落到地上,最后一个都落了,你还没回来!”

②我仿佛看到母亲站在那李子树下,忧伤地捡起最后一个李子,内心该是怎样的落寞和荒芜!我仿佛看到了那个佝偻着的身影,那一把我赖以取暖的干柴。

③终生的劳碌让母亲驼了背,这一点和外婆很像,外婆老的时候,腰弯得厉害,随时都有吻到脚背的可能,看上去,仿佛一个悲伤的句号。如今,母亲也在通往“句号”的路上。母亲这一生,承受着多少失望,又扶着多少希望,倚在风雨飘摇的门框,望着我们回家的路啊!

④我为何不能早一点迈进她的门槛儿?

⑤小时候的深秋,母亲常常带着我去郊外割荒草回家做引火柴,那时候母亲力气很大,腰也不驼,所以她的柴火总是很大的一捆,母亲扛在肩头一点儿也不吃力,甚至不妨碍和我玩耍。没想到,很多年后,能让我最确切地形容母亲的词汇,竟然就是这把干柴。

⑥母亲扛着家的重担,也扛着一家人的暖,因为爱,那担子再重,她都不忍换一下肩膀。母亲低眉顺眼了一辈子,只为了给家的灶膛里添一把柴。

⑦母亲孤单的背影是我眼中的繁华。以此为枕,“推开”一个又一个清晨。任我怎样在梦里奔腾,也走不过她目光里的哀凉。

⑧没有玩具,母亲给我们做。缝沙包,扎毽子,用硬一点的纸画扑克,我们的童年其乐融融。贫穷让我们消瘦,却并未让我们晦暗,为了在风中唤醒一盏灯笼,母亲耗尽了整整一生的火柴。

⑨母亲骨子里是个浪漫的人,但凡父亲单位里发了电影票,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北风呼号,她都会领着我去看。我记不住片子的内容,却记住了母亲的怀抱,那种温暖让人贪恋,往往电影还没看完,我就睡着了。回去的路上,母亲叫不醒我,只好背着我,怕我感冒,就用她的外套蒙着我的头,自己穿着单薄的衬衫闯进风里,像一棵无惧风雨的树,让我赞颂不已。

⑩我贪玩儿,天黑了也没回家,母亲出来寻找,一遍一遍唤着我的名字。很远我就能听见,手提灯笼的母亲,是离我身体最近的一束光。

?母亲这把干柴,越来越轻了。我们和岁月,都是榨汁机,压榨得母亲,再也滴不出一滴汁液来。

?母亲老了,生病的时候,我抱着她上手术台,母亲很轻,骨头仿佛都变成空心的,一点分量都没有。让我想起在生活的最低谷,母亲掉着眼泪说:“如果谁肯把我买了去,我倒也乐意,给你们换几顿饱饭!”可是母亲这把干柴,卖不上好价钱,又轻又瘦的一捆,谁都不肯瞧上一眼。

?有一次回家小住,我执意睡在母亲身边。孩子好奇地问:“爸爸,你这么大了,为啥还要睡在奶奶身边?”我说:“爸爸虽然长大了,可是在你奶奶眼里,爸爸永远是个孩子。”母亲可以变得越来越小,但是她的爱,却会永远被放大。

?那一夜,我在和母亲有关的梦里取暖,习惯性失眠的母亲,她的梦,又在哪个角落里漂移呢?

?梦里的母亲步履蹒跚,可不知为何,我怎么追也追不上她!

(有删改)

1.下面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引用母亲的信,既点明了标题“母亲这把干柴”的含义,又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回忆。

B.文中多次描写母亲的背影,是为了突出母亲年老体衰、孤独落寞的形象。

C.文章通过回忆母亲的生活琐事,塑造了一位勤劳、坚韧、充满爱心的母亲形象。

D.母亲虽然老了,但她依然是家庭的顶梁柱,家人都离不开她。

2.品味语言,完成下面题目。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

母亲扛着家的重担,也扛着一家人的暖。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

为了在风中唤醒一盏灯笼,母亲耗尽了整整一生的火柴。

3.文中描述母亲的背影“是我眼中的繁华”,该如何理解?

4.文章以“母亲这把干柴”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马车

刘兆亮

①自打念小学开始,“丁桂香”就一直在我身边。

②我的字写得不工整了,恰好被父亲瞄到,他的话就会像鞭子一样甩过来:“丁桂香的字啊,提笔就手拿把攥,跟印出来的一样,你看看你……”

③父亲赶马车帮人运红砖,顺路到镇上的新华书店给我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觉得字典像块砖头,啃不动,便没用过,大半年过去了,它还跟新的一样。父亲又抽过来一“鞭子”:“你看你啊,有福不会享。丁桂香像你这样大,借的旧字典都被他翻卷了边,跟马跑起来时的马鬃一样乱。”

④有的时候,父亲赶马车累了,回家会喝点儿“洋河”,可往往他正斟着喝着,却把酒杯往桌上一磕,盯着我的额头狠瞅。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也翻白眼定住任他瞅。他指着我的脑门说:“你这个鬓角啊,头发还是太盛,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动静。给我敞出亮脑门来,像丁桂香的那样宽,那样亮。那敞出来的,是什么,你知道吗?是机灵劲儿!”

⑤父亲口中的“丁桂香”,就是他从小学到初中的同桌,家住在东边的一个小村子。提起他,父亲不仅嘴巴说得热闹,手也不闲着,动辄就指向东方:“就在那儿,不远。”我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