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典园林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
1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简介
1)园林的产生时期。商周时期,出现了囿、帝王宫殿园林和皇
家猎场,这一时期的园林是对自然风光的直接利用,无太多的人为整
理。秦汉时期,形成了中国传统园林最基本的园林样式“一池三山”,
出现了秦始皇的阿房宫、汉高祖的未央宫。这一时期的园林虽然摆脱
了纯自然的利用,但仍以模仿自然为主。2)园林的萌芽时期。魏晋
时期,儒、道、佛百家争鸣,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发展,对
园林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族集团的
斗争愈演愈烈,于是滋长了及时行乐的思想,逐渐形成了游山玩水的
浪漫风气,寄情山水成为社会的风尚。为避免游山玩水的跋涉之苦,
最理想的办法是营造第二自然———园林,于是园林伴随着隐逸思想
而逐步形成,隐逸者开始用园林描绘自己的理想生活。这一时期对后
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陶渊明和他的田园理想。这时期建筑散开到风景
里,文人开始进一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
3)园林的发展时期。全盛时期的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
面都有极高的成就,以诗取士的文化制度对文人园林的发展产生了巨
大影响。在当时特有的环境下,知识分子纷纷走上仕途,希望一展才
华、扬名立功,但又不想随波逐流,放弃自己自由高傲的人格,于是
1
“中隐”方式应运而生。隐匿者不再远遁山林,而是更多地选择了隐
于园,这一思想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普及与发展,城郊园林
大量出现,满足了士大夫既可以享受山林,又可以不脱离朝政的要求。
所谓“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不如做
中隐,隐在留司官。”中唐以后,逐渐进入探索山水之理的时期。这
个时代画家辈出,画作中已总结了山水之理,例如,主峰、宾峰互相
怎么呼应,怎么配置其他景观要素等。园林上,王维的辋川别业、李
德裕的平泉山庄、白居易的易草堂都有被记载。和魏晋时建筑散布在
风景中有所不同的是,这时已是自觉地、有逻辑地进行布局,在自然
中寻找到了一定的规律和章法。《林泉高致》中提出了“气势”,这个
“势”字引申到了山有脉络、水有脉络,客体山水之理基本完备,有
了势、动态,就有了神。所以,唐代出现了大量的城郊园林,无论是
表现手法还是精神境界都远远超过前代。
4)园林发展的高潮期。宋代园林继承了唐代园林的风格,大量
的文人们开始营造私家园林,加上文化的繁荣提升了文人们的审美标
准,景观中蕴含的主体情致更加突出,技术水平也显著提高,造园技
术更加精致。南宋时,由于宋室南渡促进了江南园林的发展,经过几
朝几代宋代成为文人园林发展史上的高潮阶段。就在这个时期,园林
中出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艮岳,这座园林的意义如冯纪忠先生所言:
2
“有了艮岳以后才谈得上小中见大。大还没有,大中见势还没有,怎
么小中见大小中见大必定是先有大,又下了一番更深的功夫,然后才
能够小。”司马光的独乐园是当时众多洛阳私家园林中的一座,规模
不大但非常朴素,他认为自己既无力与众为乐,又不能如孔子一样甘
于清苦,只好造园以自适,而命之曰独乐。园林的名称含有某种哲理
的意蕴,使这座园林所表现的意境已经十分明显了。世人们赏识独乐
园,并不仅仅在于它的曼妙水景和筑台借景,更重要的是此园表现了
造园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和美好品行。
5)园林的巅峰时期。明清是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的时期,在园
林空间上,面积一般都较小,但由于采用了自然法则和造园手段,如
小中见大、以少胜多、步移景异等,在咫尺的园林中表现出了大千世
界的美景,正所谓“一池之水,包容江海;几撮山石,喻指众岳”,营
造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空间。在意境追求上,园景中融
合了园主人的文心和修养,园内景物处处表现出浓浓的文学意境和诗
情画意,一树一石,都经过推敲锤炼,注入文心诗意,运用比兴等手
法,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出无穷的意境。概括来讲,这5个时期从形
到理再到意,从模仿自然到顺应自然再到师法自然,继而到创造自然,
完成了一个从粗到细、从浅到深、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其本质是天
人感应的哲学思想,追求自然、意境的艺术特色和庄老之道的精神[1]。
3
2传统园林的局限性
成长于本土文化之上的中国园林,非常重视自然的气息、意境的
再造,通过园林来表达人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把无限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