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蒋丽媛2004考期唐宋词官方笔记全书汇总版.pdf

蒋丽媛2004考期唐宋词官方笔记全书汇总版.pdf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蒋丽媛2004考期广东唐宋词官方笔记全书汇总版独家出品,请勿外传,侵权必究

蒋丽媛2004考期唐宋词(广东专有)官方笔记全书汇总版

【小蒋老师按照章节顺序总结,不严格区分题型】

第一编词学论略

第一章词名释例【常考选择填空题】

1、诗与词是古代韵文的两种重要体式。唐诗宋词均被誉为“一代之文学”(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词是一种文体,而词学则是关于词的专门之学。作为一种介于诗与曲之间的文体,“词”这一名称

是直到北宋中叶才逐步稳定下来的。

一、曲子

1、词是配合隋唐以来新兴的燕乐的新体诗,是以音乐为本体的。

依据音乐性而定名为曲子或相近的曲子词、曲、歌曲等名称,体现出词与音乐的紧密关系。

2、“曲子”是词最初的名称。【高频选择】

一些词集也以曲子为名,如《云谣集杂曲子》、姜夔kuí的《白石道人歌曲》、柳永《乐章集续添曲子》。

3、五代和凝因为擅长作词而被称为“曲子相公”。北宋最早的一部词话也就叫做《时贤本事曲子集》。

二、长短句

1、中唐至五代时期的长短句是指的诗歌,而宋朝流行的长短句则是词体。

长短句最初的意义主要是指五、七言的错综而已,长不过七言,短不过五言。

2、长短句最初似乎是由苏轼在《与蔡景繁书》中提出的说法。【高频考点】

从一种文体的标准形态来看,长短句仍可视作为词的主要句式特点。

“长短句”之称实际上标志着词已逐渐摆脱了音乐的附属地位,是以词的语言句式特点取代了音乐

特点。

北宋时期的词人对词的关注已悄然从音乐而向文学方面过渡了。

南宋词话中,“长短句”作为词体的名称已经相当广泛地被运用。

三、诗馀

1、曲子侧重强调其音乐性,长短句转而以文学性为主,诗馀则是就词与诗的关系而起的一个新名词。

1

蒋丽媛2004考期广东唐宋词官方笔记全书汇总版独家出品,请勿外传,侵权必究

“诗馀”的名称最迟在南宋庆元年间就已出现了。【高频选择】

2、“诗馀”的四种解释:

(1)以余力做余事,表现对词体价值的轻视之意。

(2)作诗歌的支流、余脉解,视词为诗歌之剩义,不承认词体的独立地位。

实际词的兴起不是以诗歌之亡为前提的。俞彦认为“诗亡然后词作,故曰馀也。”

(3)作丰富而有韵味解。况周颐说:“诗馀之‘馀’,作‘赢馀’之‘馀’解。词之情、文、节奏,

并皆有馀于诗,故曰‘诗馀’。”

(4)为诗的声音之馀,而非体制之馀。(从音乐角度看:和声、泛声、虚声、散声)

四、倚声

在各种名称之中,倚声是最能体现词体音乐性的一种称号。

1、倚声的概念与古代乐府诗的创作模式有关。

2、“倚声”一词大概在中唐时期出现,但与后来词体关系不大,只是一种创作方式。

(1)倚声的主要意思是根据词牌的音乐特性和格律来填词,重点强调音乐的本体地位。

(2)倚声也应有配乐制腔的含义。

(3)倚声的称呼与负责演唱的歌妓也有某种关系,词写就后一般是需要歌妓来演唱。

(4)倚声的潜在意思还有部分要落实到“填词”上来。强调一种创作方式。

第二章词的起源

关于词的五种起源说【高频重点必会简答】

一、诗词同源说:以词为诗馀,为尊词体,主张诗词同源。

苏轼是词史上大力开拓词心词境的重要人物,主张以诗为词。

二、词源《诗经》说:以句子长短作为追溯词源的惟一依据,主张词源于《诗经》。

三、隋代初唐说:以燕乐形成为标志,认为词起源于隋代初唐。

王灼《碧鸡漫志》、朱熹、胡仔、任二北持这种说法。

四、六朝乐府说:以乐府为中心,认为词起源于六朝,特别是齐梁的乐府诗。

五、六朝浮艳说:以词婉约浮艳的本色风格而溯源至六朝。

第三章词的体性【常考选择填空题】

词的体性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词的体性也与别的文体形成了鲜明的区别。

1、在音乐的来源上,词以“胡夷里巷之曲”构成的燕乐为本体,

2、在语言风格上侧重浮艳,

3、在艺术上则以“要眇宜修”为主要特点,

4、在词心词境上也形成了不少与诗歌和散曲不同的地方。

一、胡夷里巷之曲

2

文档评论(0)

157****20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