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6诗词鉴赏(第02期)-(全国通用)(学生版+解析).docxVIP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6诗词鉴赏(第02期)-(全国通用)(学生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6诗词鉴赏

1.(2024·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体会诗中结尾两句的含义。

3.(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写道:“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这一观点在杜甫《春望》中是如何体现的?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24·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诗歌前两句借事(物)起兴,请简述这两句所记之事。

5.后两句论史抒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赏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作者回顾身世,意在暗示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B.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惶恐”“零丁”反复出现,渲染作战环境的险恶。

D.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

7.请说说尾联运用的抒情方式及表达的情感。

(2024·广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写出风吹茅屋、茅草纷飞的情形。

B.诗人称呼“南村群童”为“盗贼”,表明了他对群童的痛恨。

C.“俄顷”两句借描写狂风停息的情景,营造深夜恬静的氛围。

D.“娇儿恶卧踏里裂”写出了孩子睡相不好、蹬破被里的情状。

9.这首诗交织着诗人的种种痛苦和强烈的渴望,请根据诗歌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2024·山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出塞

王褒①

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

背山看故垒,系马识馀蒲②。还因麾下骑,来送月支图③。

[注]①王褒: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北周文学家。②馀蒲:指西域蒲类国的遗迹。③来送月支图:指西域月氏国遣使来贡、臣服汉朝。月支,即月氏。

10.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气势不凡,写诗人千里远行,驰骋塞外,写法上与“万里赴戎机”相似。

B.五六句写诗人想象古战场和当年蒲类国的情景,饱含着对麾下将士的深切同情。

C.七八句使用“月支图”典故,用历史往事表达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言简意丰。

D.本诗描绘了塞外风貌,表现了征客心境,和王维的《使至塞上》同属边塞题材。

11.小元选择本诗参加“诗意中国”古诗文朗诵会,老师建议“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中“唯”“但”二字要重读。请你简要说明这样朗读的理由。

(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赏读《寻南溪常道士》,完成诗歌后面的问题。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①。

白云依静渚②,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淡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①震痕:古人游山多穿屐,此处指足迹,②渚:水中的小洲。

1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山路静谧,路上莓苔遍布,可见常道士隐居之处是个少有人来的地方。

B.颈联诗人并没写出雨后松林的具体颜色,反而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C.尾联有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痕迹,诗人陶醉于美景物我两忘。

D.从全诗看,诗人寻找常道士未能如愿,只得借欣赏美景慰藉失落惆怅的心情。

13.诗人在“望自然”的同时也在“望自我”。请结合“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高质量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致力专注各行业高质量精品文档。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2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