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T/CSTEA000XX—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本文件由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武夷星茶叶有限公司、
福建华祥苑股份有限公司、武夷山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宁德
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福建农林大学、熹茗茶业集团、桃渊茗茶叶科学研究
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明、刘文菁、何丽梅、王兴进、段联勃、谢基雄、王征、陈巧、孟鹏、张雪
波、钟兴旺、林伟琦、高宇、黄芊、詹重清、晁倩林、胡云飞、张建强、王春
1
T/CSTEA000XX—2022
茶叶中溴甲烷残留量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中溴甲烷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中溴甲烷的测定。
2原理
低温环境下称取适量冷冻后的样品于顶空瓶中,将气体部分导入顶空气相色谱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
3试剂与材料
3.1试剂
3.1.1丙酮(C3H6O):分析纯。
3.1.2液氮。
3.2标准品
3.2.1溴甲烷标准溶液(MethylBromide,CH3Br,CAS号:74-83-9):纯度≥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
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品。
3.3标准溶液配制
3.3.1溴甲烷标准储备液(10g/mL):准确移取适量溴甲烷标准溶液,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丙
酮定容至刻度,混匀。将标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璃容器内,-18℃避光保存,保存期3个月。
3.3.2溴甲烷标准使用液(1g/mL):准确吸取1.0ml溴甲烷标准储备溶液(10g/mL),置于10mL
容量瓶中,用丙酮定容至刻度,混匀。将标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璃容器内,-18℃避光保存。
3.3.3溴甲烷标准曲线制备:分别准确吸取溴甲烷标准使用液(1g/mL)10μL、20μL、100μL、
200μL标准使用液(1.0μg/mL)以及50μL、100μL标准储备液(10.0μg/mL)于含1.0g空
白样品的顶空瓶中,立即压盖封口,标准曲线系列各点所含标样量(μg),分别为0.010、0.020、0.10、
0.20、0.50、1.0,用于气相色谱测定。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制适用标准曲线系列浓度范围。
4仪器和设备
2
T/CSTEA000XX—2022
4.1顶空气相色谱仪:配电子俘获检测器(ECD)。
4.2电子天平:感量为0.001g。
5分析步骤
5.1样品前处理
5.1.1试样制备及保存
将代表性样品置于-18℃冰箱中冷冻存储4小时以上,在较低室温环境下,取代表性样品于容器内
倒入液氮后捣碎或采用冷冻粉碎机粉碎,制备成均匀试样,装入洁净的容器,密封并做好标识。试样于
-18℃冷冻保存,备用。
5.1.2前处理
在较低室温环境下,且冷冻状态下迅速称取样品1.0g(精确到0.1mg)放入顶空瓶中,立即压盖
封口,用于气相色谱测定。
5.2仪器参考条件
5.2.1顶空进样器
5.2.2气相色谱条件
a)色谱柱:ZB-1,30m×530μm×1.5μm,或相当者;
b)流速:2ml/min;
c)进样口温度:200℃;
d)分流:分流比10:1;
e)升温程序:35℃保持5.5min,以35℃/min升温到220℃,保持2min。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