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专业精品《人文科技常识》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
2025年江西省《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附参考答案ab卷
第I部分单选题(50题)
1.中国近代史上由农民阶级作为主体发起的运动是()。
【题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近代史上不同运动主体阶级的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运动,因参与的主体阶级不同而各具特点。我们需要分析每个运动的主要参与阶级,从而确定以农民阶级为主体发动的运动。虎门销烟是清朝政府委派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其主要领导者是清朝官员,并非以农民阶级为主体,是清政府为了抵制鸦片泛滥、维护统治和民族利益而采取的行动。辛亥革命是一场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其主力是新军和会党,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要目的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由洪秀全等人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其参与者主要是广大农民群众。农民阶级在当时深受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生活困苦,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一系列反映农民愿望的纲领和政策,如《天朝田亩制度》等,试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所以太平天国运动是以农民阶级为主体发动的运动。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其发起者和推动者主要是清朝的官僚地主阶级,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增强清朝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维护封建统治。综上,正确答案是太平天国运动。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虎门销烟
答案:B
2.筷子是中华民族最有特色的餐具。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题目解析】本题可依据筷子的相关文化常识来逐一分析各选项。筷子在古代起初被称为“箸”,这是符合历史记载的,是正确的表述。隋唐时期人们把筷子称为“筋”,在历史文化中存在这样的称呼习惯,该表述也是正确的。竹子是制作筷子最基本的材料,因为竹子具有资源丰富、质地轻便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用于制作筷子,此说法无误。而“筷子”这个称呼并非现代才出现,早在明代时期,“筷子”的称呼就已经广泛使用了,所以“‘筷子’这个称呼现代才出现”的说法不正确。综上所述,答案应选“‘筷子’这个称呼现代才出现”这一选项。
A:竹子是制作筷子最基本的材料
B:“筷子”这个称呼现代才出现
C:筷子在古代起初被称为“箸”
D:隋唐时期人们把筷子称为“筋”
答案:B
3.青少年眼球内的晶状体弹性较大,睫状体的调节能力较强。然而,若看书写字时姿势不正确,书本放置距离眼睛过近,或者采光、照明条件不佳,长此以往便会引发假性近视。以下关于假性近视的说法,正确的是()。
【题目解析】在眼球的结构中,睫状体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当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牵引脉络膜向前,使晶状体曲度变大,折光能力增强,从而看清近处物体;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折光能力减弱,从而看清远处物体。若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书本离眼太近或采光照明条件不好等,眼睛会长时间处于看近处物体的状态,导致睫状体持续收缩,无法放松,晶状体凸度持续增大。此时形成的近视是由于睫状体调节异常导致的,属于假性近视。因此,造成假性近视是因为睫状体收缩,晶体的凸度增大。
A:睫状体收缩,晶体的凸度增大
B:睫状体舒张,晶体的凸度减小
C:睫状体舒张,晶体的凸度增大
D:睫状体收缩,晶体的凸度减小
答案:A
4.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其中“兴”指托物起兴,即先描述其他事物,再通过联想引出诗人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或感情。下列选项中主要运用“兴”这一手法的是()。
【题目解析】本题可根据“兴”这一表现手法的定义,结合各选项所涉及作品的内容特点来进行分析。“兴”是托物起兴之意,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七月》是《诗经·豳风》中的一首诗,它按照季节的顺序,逐月地描写了农民们一年的劳动过程和生活状况,主要采用的是赋的手法,即直接叙述、描写事物,没有明显的托物起兴。《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是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等,重点在于对事物的描绘和刻画,并非托物起兴。《关雎》是《诗经·周南》的第一篇,此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先写雎鸠鸟在河洲上鸣叫的景象,然后借此联想,引出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符合“兴”的表现手法,先言他物(雎鸠鸟),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男子对女子的爱慕)。《硕鼠》是《诗经·魏风》中的一首诗,这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带答案(最新).docx
- 在2025年度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材料.docx
- 县委书记在全县乡村振兴推进会上的讲话:聚焦三农发展,绘就乡村新貌.docx
- 某镇纪委书记作风建设廉政授课稿.docx
- 烟草局党委书记2025年五一假期前廉政谈话会讲话稿.docx
- 分管副市长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上的讲话材料.docx
- 国有企业关于深化作风建设、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专项工作报告.docx
- 关于打造模范机关的调研报告.docx
- 2025年4月份廉政党课:锻造“作风过硬”的党员队伍.docx
- 2025年3月人力资源热点政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