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专业精品人文科技题库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
2025年辽宁省《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附完整答案【有一套】
第I部分单选题(50题)
1.中国农业起源于什么时候()。
【题目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中国农业起源的时间。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万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在200万年前,人类尚处于原始的演化阶段,主要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不具备农业生产的条件。5万年前,人类依然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的生存方式,还未进入农业社会。而5000年前,农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并非起源时间。所以正确答案是1万年前。
A:5000年前
B:1万年前
C:200万年前
D:5万年前
答案:B
2.殿试中排名第三的称号是()。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科举制度相关知识。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殿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明代、清代时,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因此殿试第三名称为探花。
A:秀才
B:探花
C:举人
D:榜眼
答案:B
3.“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体现的是使用人才应遵循()的原则。
【题目解析】本题可根据各用人原则的内涵,结合“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含义来进行分析。“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体现的是平时对力量进行培养,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强调培养和使用的结合。合理流动,适才适用强调的是人才要在不同岗位、地区等进行合理流动,以实现人与岗位的最佳匹配,使人才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与“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培养和使用结合的含义不符。合理搭配,整体效能侧重于将不同类型、不同才能的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从而使团队整体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主要关注的是人才组合的效果,并非培养与使用的关系,与题目所表达的意思不一致。重视培养,用养结合意思是既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为人才提供学习、成长和提升的机会,又要合理使用培养出来的人才,让其在合适的时机发挥作用,这与“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所表达的平时培养、关键时刻使用的理念相符。量才用人,取能相称是指根据人才的能力大小来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使人才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重点在于量才与岗位的适配,而不是培养和使用的结合,与题目含义不相关。因此,“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指使用人才应遵循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
A:重视培养,用养结合
B:合理流动,适才适用
C:合理搭配,整体效能
D:量才用人,取能相称
答案:A
4.在战国中后期,群雄采取“合众势以攻一强”策略,下列不属于群雄的是()。
【题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中后时期“合众势以攻一强”策略中群雄的相关知识。“合众势以攻一强”指的是合纵策略,即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秦是战国时期的强国,是“合纵”策略中被其他国家联合对抗的对象,并非参与“合众势以攻一强”策略的群雄之一。韩、楚、魏均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成员,它们是参与“合众势以攻一强”联盟的成员,属于群雄的范畴。综上,不属于群雄的是秦。
A:秦
B:楚
C:魏
D:韩
答案:A
5.玉米、番茄、甘薯、花生等多种作物是我国()时期从国外引进并推广种植的。
【题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农作物引进的相关知识。在唐朝时期,对外交流虽然频繁,但玉米、番茄、甘薯、花生等作物尚未大规模引进到中国。唐朝主要的对外交流侧重于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并没有大规模引进这些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元朝时期,疆域辽阔,对外交流也有一定发展,但玉米、番茄、甘薯、花生等作物原产于美洲,当时新航路尚未开辟,美洲与其他大洲的联系还比较少,所以这些作物也没有在元朝引进并推广。明朝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美洲进行开发,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番茄、甘薯、花生等作物带到了世界各地。而明朝时期中国的对外交流也有所增加,这些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并逐渐得到推广种植。清朝是在明朝之后,此时玉米、番茄、甘薯、花生等作物已经在明朝引进并开始推广,并非清朝才引进。综上,玉米、番茄、甘薯、花生等多种作物是我国明朝时期从国外引进并推广的。
A:唐朝
B:明朝
C:元朝
D:清朝
答案:B
6.下列史实中,与“卧薪尝胆”有关的是()。
【题目解析】“卧薪尝胆”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战败后,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激励自己不忘耻辱,最终复国的故事。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展开了长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及答案【有一套】.docx
- 2025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实用】.docx
- 2025年辽宁省《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必背【全国通用】.docx
- 2025年辽宁省《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及答案(考点梳理).docx
- 2025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附答案【培优a卷】.docx
- 2025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必背【达标题】.docx
- 在2025年度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材料.docx
- 县委书记在全县乡村振兴推进会上的讲话:聚焦三农发展,绘就乡村新貌.docx
- 某镇纪委书记作风建设廉政授课稿.docx
- 烟草局党委书记2025年五一假期前廉政谈话会讲话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