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_T3765—2023_花生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_辽宁省.docxVIP

DB21_T3765—2023_花生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_辽宁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CCSB05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765—2023

花生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DB21/T376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阜蒙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阜新市气象局、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史普想、王海新、于国庆、张宇、孙泓希、王一波、韩宁、孙继军、蔡立夫、

金振、陆岩、石峰、于树涛、任亮、付乃旭、马青艳、胡丽娜、李凝、王洪山。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东段55号),

联系电话:0418-3968967。

DB21/T3765—2023

花生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花生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物联网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水肥一体化管理、管道

回收、地膜清理、系统维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花生水肥精准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T33745物联网术语

GB/T50485微滴工程技术规范

CJ/T224电子远传水表

HG/T4365水溶性肥料

3

利用传感器自动采集0cm~40cm内土壤含水量、温度和电导率,以及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降雨量

DB21/T3765—2023

选择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电导率等传感器。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传感器技术性能要求

传感器种类

测量范围

-50~+80

0~100

0~20

分辨率

0.1

测量精度

±0.1

±2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0.1

土壤电导率ms/cm

0.1

±0.1

4.1.3监测站点设置

每300亩设置1个土壤墒情监测站点和1个农田小气候监测站点,站点应建立在灌溉控制区域具有代

表性的地块。墒情监测站点建立应符合SL364有关规定。

4.2数据传输

4.2.1传输方式

系统通过ZigBee、WiFi等短距离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传感器与采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GPRS、

网桥、光纤等远距离传输方式实现采集控制器与监控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

4.2.2传输系统组成

传输系统由采集、传输、存储模块等组成。

控制平台作为物联网系统监测终端与控制终端的中枢管理系统。根据土壤参数、花生系数设定灌溉

控制参数。

灌溉首部应安装电磁阀、电磁流量计、电子远传水表、压力表等。电磁阀质量应符合JB/T7352的

规定、电磁流量计质量应符合JB/T9248的规定、电子远传水表质量应符合CJ/T224的规定、压力表质

量应符合JB/T10203的规定。

田间控制终端受自控制平台的指令进行开启或关闭,主机通过电磁阀实现田间灌溉控制。根据现场

管道内尺寸或流量要求确定电磁阀通径尺寸;电磁阀最小工作压差范围为0Mpa~1.0Mpa,最大工作压差

不应大于它的公称压力;额定供电电压优先选择AC220V、DC24V。

DB21/T3765—2023

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官网(干、支、毛管)和灌水器四个部分组成。系统设计、安装应符合

GB/T50485的规定。

5.2首部枢纽

由水泵、施肥器、过滤器、控制阀和仪表等组成,具有动力加压、加肥、过滤、控制等作用。

5.3施肥器

依据控制面积大小,一般可选用压差式施肥灌、文丘里施肥器、注肥泵、比例施肥器、施肥机等。

5.4过滤器

地下水水源,一级过滤一般选用离心式和筛网式组合过滤;地表水水源,一级过滤器一般选用砂

石过滤和筛网式组合过滤;田间二级过滤可选用120目网式过滤器。过滤器尺寸根据管网总流量来确定。

5.5输水管网

布设输水管网干管、支管、毛管。干管采用塑料给水管,支管和毛管采用聚乙烯管(PE),支管管

径一般为32mm~50mm。毛管为滴管带或滴灌管,管径一般为10mm~16mm。主管可埋在地下,支管铺在地面,

毛管铺设在畦面植株根部附近。

5.6灌水器

一般采用迷宫式或

文档评论(0)

wlj2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