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人文科技常识》题库带解析(夺冠系列).docxVIP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人文科技常识》题库带解析(夺冠系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业精品人文科技常识题库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人文科技常识》题库带解析(夺冠系列)

第I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作品属于艾青的是()。

【题目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及其作者的了解。《女神》是郭沫若的诗集,并非艾青的作品。《常星》并不是广为人知的与艾青相关的作品。《黎明的通知》是艾青创作的一首现代诗,符合题目要求。《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和艾青没有关系。综上,答案是《黎明的通知》。

A:《朝花夕拾》

B:《常星》

C:《女神》

D:《黎明的通知》

答案:D

2.下列山脉中不属于西北—东南走向的是()。

【题目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山脉走向的知识。世界上不同山脉因受地质构造等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不同走向,有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等。长白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并非西北-东南走向。阿富汗山脉整体走向较为复杂,但部分山段呈现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是典型的西北-东南走向山脉,它是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巴颜喀拉山脉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是长江与黄河源流区的分水岭。所以,不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是长白山脉。

A:阿富汗山脉

B:祁连山脉

C:长白山脉

D:巴颜喀拉山脉

答案:C

3.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这是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历史时间。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率领下进入朝鲜战场,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而1950年12月19日、1951年10月19日、1951年12月19日均不是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的时间。所以正确答案对应的日期是1950年10月19日。

A:1950/12/19

B:1951/12/19

C:1950/10/19

D:1951/10/19

答案:C

4.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反映的是()。

【题目解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出自杜甫的《春望》,此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诗人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种情境下,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句中“感时”体现对国家时局的忧虑,“恨别”表达与家人分离的痛苦,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国恨家愁。早年的读书和漫游生活时期,杜甫的作品风格多是意气风发,情感积极向上,与《春望》中沉郁顿挫、饱含愁苦的风格不符。困居长安十年,杜甫虽饱尝生活的艰辛,但其作品主要侧重于反映社会的不公平以及自己仕途的坎坷,并非是《春望》所表达的国恨家愁。晚年漂泊西南的客旅生活,杜甫更多的是抒发羁旅之愁与对人生的感慨,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反映的安史之乱特定时期的情感表达差异较大。所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的国恨家愁。

A:困居长安十年时的感受

B:晚年漂泊西南的客旅生活

C:早年的读书和漫游生活

D:“安史之乱”时的国恨家愁

答案:D

5.“雾凇”一词最早在南北朝时代宋·吕忱(公元420年-479年)所编的《字林》中出现,书中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清,齐鲁谓之雾凇”,这是“雾凇”一词最早的文献记载。请问雾凇的形成原理是()。

【题目解析】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相变过程,不符合雾凇形成原理。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雾凇并非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相变过程,与雾凇形成也不相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凝华现象。

A:升华

B:液化

C:凝华

D:汽化

答案:C

6.《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以下人物出自该书的是()。

【题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了解。解题关键在于明确各选项中人物分别出自哪部文学作品,并与题干中提及的《儒林外史》进行对应。范进是《儒林外史》中的经典人物。在《儒林外史》中,范进为了追求功名利禄,穷尽一生精力参加科举考试。当他终于中举时,竟因为过度兴奋而发疯,这一情节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文人精神的毒害,以及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们对功名的盲目追求。孔乙己是鲁迅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该作品以咸亨酒店为背景,通过描写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遭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juan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