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65.020.20
B39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054—2010
出口双孢蘑菇室内生产技术规程
Standardizedprocessofproductiontechnologiesinhoursefor
Agaricusbisporus
2010-2-10发布2010-3-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T1054—201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栽培环境及设施 1
5生产流程 2
6生产管理技术 2
7采收 4
8病虫害防治 4
9建立生产档案 5
10菌渣处理 5
附录A 6
附录B 6
II
DB51/T1054—2010
前言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蓬溪县农业局、四川兰田工业食品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勇、唐利民、黎金龙、张思林、黄国栋、杜廷荣、温清华。
1
DB/T1054—2010
出口双孢蘑菇室内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双孢蘑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栽培环境及设施、生产流程、生产管理技术、采收、病虫害防治、建立生产档案及菌渣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出口双孢蘑菇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9171双孢蘑菇
菌种
NY5095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
NY5099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5358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NY/T5333DB51/336DB51/337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
DB51/338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出口双孢蘑菇
指产地环境条件清洁,按照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生产,限定限量限时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将有害物质控制在出口标准范围内,经相关专门机构认定并许可,产品质量安全有可靠保障的双孢蘑菇鲜菇及其加工产品。
3.2
栽培种
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常以玻璃瓶、塑料瓶或塑料袋为容器,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
4栽培环境及设施
4.1栽培环境条件
栽培环境应符合NY5358的要求。
4.2生产用水
培养料配制用水应符合DB51/336灌溉水质量的规定,出菇管理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2
DB51/T1054—2010
4.3菇房(棚)建设
用砖、竹、木、塑料薄膜、遮阳网、稻草、水泥石棉瓦等建筑材料搭建菇房,用楠竹、斑竹、水泥立柱、实木立柱建出菇架,菇房应具备门、通风口、外源加热等装置。其结构参见附录A。
5生产流程
以四川盆地为例,基质原料准备(头年11月至翌年6月)→菇房维修与消毒(6月~7月)→培养料堆制(8月上旬~9月上旬)→二次发酵(8月下旬~9月中旬)→播种(9月上旬~9月下旬)→覆土(粗土9月15日~10月5日;细土10月10日之前)→秋菇采收(10月上中旬开始采收,主产期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结束)→越冬管理(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春菇调水(2月中旬)→春菇采收(2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
其他地区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安排生产。
6生产管理技术
参照NY/T5333执行。6.1培养基质
以稻草、麦秸、玉米秸、畜禽粪、饼肥、尿素、硫酸镁、磷酸二氢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51T 1147-2010 柳杉种子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51T 1145-2010 山苍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51T 1141-2010 泥鳅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docx
- DB51T 1139-2010 华鲮养殖技术规范 食用鱼.docx
- DB51T 1135-2010 鲤鱼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docx
- DB51T 1132-2010 泥鳅养殖技术规范 食用鱼 .docx
- DB51T 1129-2010 华鲮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docx
- DB51T 1126-2010 白乌鳢养殖技术规范 食用鱼 .docx
- DB51T 1123-2010 重口裂腹鱼养殖技术规范 食用鱼.docx
- DB51T 1120-2010 甘薯刮磨粗制淀粉设备.docx
- DB51T 1053-2010 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管理细则 .docx
- DB51T 1050-2010 桑蚕原原种繁育与母种继代选择技术规程 .docx
- DB51T 1049-2010 劣质肥料判定规则 .docx
- DB51T 1047-2010 粮油作物植物样品田间采集及制备技术规范(第一部分) .docx
- DB51T 1046-2010 食品中铝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docx
- DB51T 1044-2010 丹参种子种苗质量标准 .docx
- DB51T 1042-2010 甘蓝型“两系”核不育杂交油菜种子生产田间检验规程 .docx
- DB51T 1041-2010 玉米抗大斑病性田间鉴定技术规程 .docx
- DB51T 1040-2010 水稻优化定抛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51T 1039-2010 水稻免耕撬窝移栽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