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我们眼中的内蒙古.pptx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我们眼中的内蒙古.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我们眼中的内蒙古;目录;这次我们介绍内蒙古的原因是因为很少人认识内蒙古,我们透过互联网搜集了很多关于内蒙古资料,包括:民族服饰、他们的建筑特色、节日习俗……

我们会介绍内蒙古的位置、生活习惯、蒙古包……

;

亚洲中东部一个高原地区

接邻八个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蒙古人(外、内蒙古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不过每天一定要饮用奶茶

内蒙古人每天早上和下午去放牧,晚上去游玩

蒙古人从不吃马,因为他们视马为朋友;鄂尔多斯婚礼: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蒙古族婚礼,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和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因此,鄂尔多斯婚礼广为传颂,驰名中外,它的许多健康的内容,优美的情节,至今还保留着,沿用着。

内蒙古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为蒙古族的“男儿三艺”,每年七月中下旬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之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开始以单纯的歌舞娱乐形式为主,后来增添了摔跤、射箭、赛马等比赛项目,场面隆重,气氛热烈。旅游节期间,游人可住在蒙古包品尝奶茶、还可以参与到骑射歌舞等节目中,充分体验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风情。

;蒙古包特色:

外形是圆的可以分散风力

而顶部则成尖状,避免雨水积聚

门比较矮,令人出门时可以低头鞠躬,以示敬天

门大部份都面向东南或南面,令他们可以一出门就看见太阳

白色为主,因为白色可以令蒙古包在草原上容易辨认

敖包(敖包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用小石堆成的小山)

每个敖包都会有自己的名字。

另外,敖包前常有一块石牌指向南方,

可以让蒙古人辨别方向;蒙古族的民族服饰上大致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头饰、蒙古袍、腰带和靴。

他们喜爱用玉器及松石等来造头饰??而各人有不同的头饰,亦代表了他们不同的地位。蒙古袍则大多设计成宽大、袖长、衣领高且窄,能够方便他们平日游牧的生活和骑马。袍子衣领设计得高而窄是为了防止风沙和蚊虫的进入;下襬大多都不开叉,防止骑马时发生意外。夏天时,蒙古族会穿单层的蒙古袍;到冬天时,则会穿由多层衣料制成的蒙古袍,通常蒙古袍会由五种有意义的颜色组成:红色-代表血液、白色-代表养育蒙古人成长的乳汁、蓝色-代表天空、绿色-代表蒙古人生活的草原、黄色-代表土地。男士们的腰带束得较宽松,令他们看起来强壮一些;而女士们则会把腰带束得紧一些,令她们显得比较苗条。;民族服饰(图片);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凈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文化旅游村

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

贺兰山南寺生态旅游区

昭君墓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大召寺

扎兰屯秀水山庄

成吉思汗庙

石门风景区

乌兰夫纪念馆

美岱召

红花尔基森林公园;昭君墓;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公元89年到91年,南匈奴与汉联合夹击北匈奴,先后败之于漠北和阿尔泰山,迫使其西迁,从此北匈奴就从中国古书中消失。多数学者认为,欧洲史上的匈人就是西迁的北匈奴。

霍去病墓,位于陕西兴平县茂陵东北。?

甘肃省酒泉市酒泉公园,

因园中有酒泉而得名。

史传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

大获全胜于此,

武帝赐御酒以赏,

霍去病认为功在全军,

人多酒少,

遂倾酒于泉中,

与将士共饮,;故有“酒泉”之名。

在中国和匈奴长期的战争中,有两个历史人物铭刻在史册上:霍去病和王昭君。

霍去病(前140—前117),汉武帝时的名将,主要以抗击匈奴而建功。他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母亲卫少儿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姐姐。霍去病很擅长骑射,在公元前123年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北击匈奴时,他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离开大部队几百里去追击匈奴,最后歼敌2028人(其中有相国和单于的祖父),活捉单于叔叔,战后被封为“冠军侯”。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升任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出陇西,越过了焉支山(

文档评论(0)

专注于各类教育类资料、资格考试类资料、实用模板类资料、行业资料等十余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