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自学课 07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解析版).pdfVIP

暑假自学课 07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解析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暑假自学课07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

2.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扶清灭洋”。

3.理解《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一一一1901年

2.原因:(1)根本原因:进一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①时间、发源地:19世纪末、山东、直隶一带。★

②原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与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③性质: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

④斗争方式: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

⑤口号:扶清灭洋。★★★★

⑥进步性:群众自发的反对自国主义的爱国运动。★★

⑦不足之处:①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②直且排外;③带有迷信色彩。★

二、过程:

1、义和团一度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与侵略军展开争夺战。★★★

2、为反抗八国联军而牺牲的清军将领:聂士成(天津保卫战)★★★

3、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

三、结果:义务团运动失败,中国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②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清政府从此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③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国中之国”);★★

★★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2、《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一:义和团运动

例1.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

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

下去。这描写的是()

A.旅顺人民抗击日军B.洋务派抗击英军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国民革命军北伐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900年,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900年义和团在天津悍

不畏死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场景,C项正确;

旅顺人民抗击日军发生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洋务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世纪60

年代,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破产,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的时间是1926年,均与“1900年”时间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

项。

考点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例2.在这场战争后,联军统帅瓦德西普有言:“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

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事,实为下策。“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00年,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

显示了反帝爱国的巨大力量,使联军统帅瓦德西认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

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D项正确;

鸦片战争是英军而不是联军,排除A项;

材料中有日本参加,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是英法联军,没有日本参加,排除B项;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军而不是联军,排除C项。

故选D项。

考点三:辛丑条约

例3.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个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外国军队驻军地点示意图。该条约的

签订()

A.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导致军阀混战割据局面出现

[知识点]辛丑条约

[答案]C

[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的内容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

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所以图示反映的是《辛丑条约》。《辛

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项正确;

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排除A项;

1895年《马关条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咸老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好分享,希望自己走过的弯路,别人不再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