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之歌——浅析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docx

人文主义之歌——浅析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人文主义之歌——浅析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人文主义之歌——浅析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

摘要:托马斯·格雷的《墓畔哀歌》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展现了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本文通过对《墓畔哀歌》的文本分析,探讨其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分析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历史意义,以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首先,本文从诗人的生平背景入手,梳理了其创作《墓畔哀歌》的历史背景。接着,通过文本细读,分析了诗歌中体现的人文主义观念,如对生命的尊重、对个性的张扬、对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怀等。然后,本文探讨了《墓畔哀歌》在当时的文学地位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最后,本文总结了《墓畔哀歌》在人文主义思想史上的地位,以及其在我国文学研究中的价值。

托马斯·格雷的《墓畔哀歌》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其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墓畔哀歌》的深入分析,揭示其人文主义内涵,探讨其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对我国文学研究的启示。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托马斯·格雷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墓畔哀歌》的背景知识。其次,本文从诗歌的文本出发,分析了其中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如对生命的尊重、对个性的张扬、对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怀等。接着,本文探讨了《墓畔哀歌》在当时的文学地位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最后,本文总结了《墓畔哀歌》在我国文学研究中的价值,以及其对我国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启示。

第一章托马斯·格雷及其创作背景

1.1托马斯·格雷的生平与创作

(1)托马斯·格雷出生于1716年,是一位英国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商人,母亲则是一位音乐家。格雷从小就展现出对文学的热爱,他的才华在很小的时候就得到了认可。1728年,12岁的格雷进入了剑桥大学学习,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在剑桥期间,他广泛涉猎了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各个领域,与许多知名学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1735年,格雷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沉思录》,这部作品以哲学和道德为主题,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然而,直到1742年,他的第二部作品《乡村漫步》出版后,他才真正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乡村漫步》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被誉为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在此之后,格雷的创作生涯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他相继发表了《哀歌》、《致一位逝去的诗人》等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3)格雷的一生充满了坎坷。1757年,他的妻子不幸去世,这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然而,格雷并没有因此沉沦,反而更加专注于文学创作。1761年,他发表了《墓畔哀歌》,这部作品成为他文学成就的巅峰之作。《墓畔哀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格雷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继续创作,直到1771年去世,享年55岁。他的逝世使得英国文学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1.2《墓畔哀歌》的创作背景

(1)《墓畔哀歌》的创作背景与18世纪英国社会的文化氛围紧密相连。当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前夜,社会变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和人类存在的价值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墓畔哀歌》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死亡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格雷通过对墓地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生命脆弱性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宗教和哲学的探索。

(2)格雷在创作《墓畔哀歌》时,深受英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诗人对自然、情感和个人主义给予了高度重视。格雷在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对个体情感的抒发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反思,都体现了浪漫主义精神。同时,格雷也受到了古典主义文学的影响,他在诗中运用了古典主义诗歌的技巧,如象征、隐喻和对比等,使《墓畔哀歌》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3)《墓畔哀歌》的创作还与格雷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1757年,格雷的妻子不幸去世,这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在妻子的墓地,格雷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这些感受成为了他创作《墓畔哀歌》的灵感源泉。诗中的墓地场景、对生命的沉思以及对死者的怀念,都是格雷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此外,格雷在创作《墓畔哀歌》时,也受到了当时英国社会对死亡和宗教信仰的讨论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墓畔哀歌》的创作背景,使其成为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

1.3《墓畔哀歌》的文学地位

(1)《墓畔哀歌》自1750年首次出版以来,便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首诗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一,对后世

文档评论(0)

156****60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博士研究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