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
B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859—2021
酸性土大豆田生物炭应用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2859—2021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耕作栽培研究所、大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检验检测中心、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854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大伟、张伟明、金梁、兰宇、王海泽、刘梦红、郑桂萍、李红宇、周颖、薛
盈文、吕艳东、康丽丽、林晓影、杨卫斌、范名宇、丁国华、张佳柠、张继龙、习川洋、于涵。
II
DB23/T2859—2021
酸性土大豆田生物炭应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酸性土大豆田生物炭应用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生物炭施用、品种选择及种
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施肥、化学调控、收获及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酸性土壤(pH值5.0~6.5)大豆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旋耕机
GB/T5668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496肥料使用准则通则
指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及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地球陆地表面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pH<6.5
以作物秸秆等农林植物废弃生物质为原料,在绝氧或有限氧气供应条件下、400℃~700℃热裂解
土壤环境符合GB15618的标准,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1
DB23/T2859—2021
5生物炭施用
5.1生物炭的选择
外观:目视法观察。黑色或黑灰色,颗粒或粉末状,均一、无肉眼可见机械杂质。
理化指标:应符合NY/T3041的规定。
5.2施用时间
结合整地将生物炭施入耕层土壤。
5.3生物炭施用量
根据土壤pH值和生物炭种类的因素综合考虑,生物炭施用量按表1执行。
表1
生物炭施用量
水稻秸秆生物炭施用量
玉米秸秆生物炭施用量
土壤酸碱性
(t/hm
2
)
(t/hm)
2
pH<5.0
17~20
15~17
12~15
10~12
8~10
15~17
12~15
10~12
8~10
6~8
5.0≤pH<5.5
5.5≤pH<6.0
6.0≤pH<6.5
6.5≤pH<7.0
将生物炭直接均匀撒施于田间。撒施生物炭后,土壤含水量≤25%时进行旋耕、起垄、镇压作业。
旋耕作业质量符合GB/T5668旋耕机规定。起垄作业质量符合DB23/T2351起垄机作业质量评价规范。镇
压作业质量符合DB23/T2363镇压器作业质量评价规范。
选择通过国家或省审定的,适合酸性土壤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抗倒伏、适应性强适合于机
械化栽培的大豆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T4404.2的要求。
宜选用包衣的大豆种子,农药合理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
2
DB23/T2859—2021
种子应播到湿土层,一般镇压后播深3cm~5cm为宜。
7.3种植密度与播种量
根据品种特性、地势、土壤肥水条件等确定适宜的密度和播种量。
8田间管理
8.1机械中耕
一般中耕2次~3次。第一遍中耕在大豆出苗后,垄沟深松,深松深度20cm以上;第二遍中耕在大
豆展开3片复叶时进行,耕深15cm~20cm;第三遍中耕在大豆封垄前,进行培土作业。
8.2灌溉排水
大豆遇旱时适时灌溉,遇涝时及时排水。
9病虫草害防治
9.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化
学防治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药剂选择和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要求。
9.2主要病虫草害防治
大豆根腐病、菌核病等的防治技术按NY/T2159执行。
9.2.2虫害防治
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等虫害的防治应按照其发生规律进行防治,防治效果应达到相应虫害防治指
标。按DB23/T1071.4执行。
应选用低残留对下茬作物安全的除草剂,宜采用播后封闭和苗期茎叶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按DB23/T
1071.4执行。
大豆长势过旺时,在开花初期选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化学调控,控制大豆徒长,防止后期倒伏。
选用在大豆上获得农药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施,具体使用方法和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3_T2813—2021_智慧城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815—2021_工业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安全设施设计规范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816—2021_粮食粉尘危险作业场所风险管控分区技术规定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817—2021_粮食加工行业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819—2021_北菜南销露地辣椒栽培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885—2021_退化小叶章湿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820—2021_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信息系统建设评估指南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753—2020_园林绿化大树移栽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886—2021_小黑杨嫁接更新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754—2020_钻天柳营养钵育苗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793—2021_玉米机械脱粒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860—2021_桃叶卫矛栽培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861—2021_匈牙利丁香扦插育苗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795—2021_饲用小黑麦青干草调制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796—2021_中间偃麦草青干草调制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797—2021_半湿润区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862—2021_盐碱地水稻田生物炭应用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864—2021_工业大麻芽期耐盐碱性鉴定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798—2021_埂带黄花菜栽植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 DB23_T2865—2021_假色槭播种育苗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