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走好新时代科技创新之路奋力
谱写建设科技强国新篇章;
前言导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
列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纳入到二O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做好科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4年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圆满成功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
发表重要讲话,吹响了挺进科技强国的集结号、冲锋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科技工作开创新局面。;
2024年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等出席大会。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02
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04;
01
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目
标与关键要素;
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与行业特色骨干企业及创新中小微企业合作,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障国家产业链安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减少对外依赖,增强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竞争力。
国际影响力与科学中心建设
●增加科研国际化引领,使成果具有国际影响力,争取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北京定位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与全球科创中心竞争合作并实现超越,每年召开的中关村论坛发布相关创新高地指数榜单。;
2024年12月,世界最深、宇宙线通量最小、可用空间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锦屏大设施投入科学运行一周年。该实验室目前开展了暗物质、中微子、核天体物理、岩石力学、地震学、集成电路、引力波、深地医学、量子计算等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图为12月11日拍摄的升级完成后的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平台。新华社记者薛晨/摄;
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要素
0102
强大的高??平科技人才培养能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02
我国科技创新的
重大成就;
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
史上最智能的
一届亚运会;
2025年2月20日,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胜利完钻,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直深度井。这是我国在深地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图为深地塔科1井现场。中国石油天然气
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奋斗者号
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于2016年立项,由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力量为主的科研团队承担。2020年10月27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达到1005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
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
工程12月6日商运投产,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模块化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运行的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对推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能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国产大飞机
2023年3月28日,C919迎来了商业首飞,随后顺利完成了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并开启了常态化商业运营。C919不仅仅是一款客机,它更是中国梦的一部分。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中国航空工业成功地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展示了中国在航空领域的实力和潜力。;
一箭41星
2023年6月15日13时30分
,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航天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记录。;
天问一号研究成果
李来团队利用天问一号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等设备,对火星乌托邦平原南
部地貌和沙尘活动进行了高分辨率遥感和近距离就位的联合探测。为深入认识火星气候环境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支撑,对理解火星地质演化和大气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
2023年4月12日21时,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
变实验装置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这次突破的主要意义在于‘高约束模式。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说,高约束模式下粒子的温度、
密度都大幅度提升,“这为提升未来聚变电站的发电效率,降低成本奠定了坚实物理基础。
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天津市中考英语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工商银行swift代码大全.pdf VIP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课件全套 第1--9章 绪论、科技文献检索基础知识---科技论文的投稿.pdf VIP
- 《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培训课件》.ppt VIP
- 宠物临床诊疗职业技能评价规范 宠物医师助理.pdf VIP
- 等离子体电极用碳化铪粉末、其制造方法、碳化铪烧结体和等离子体电极.pdf VIP
- 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温室气体(GHG)管理手册.doc VIP
-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方案.docx VIP
- 多相流体的数值模拟及计算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