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制图(第5版)绪论.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1.1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概述;1.1.2本课程的内容结构;1.1.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1.2.1投影法及其分类;1.2.2土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投影图;我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在图示理论和制图方法的领域里,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和辉煌的成就。

从历史记载中还可知,我国很早就采用正确的作图方法,采用绘图与施工画线工具,并能画出宫殿和房屋的图样,按图建造。例如:在《周髀算经》中就有商高用直角三角形边长为3∶4∶5的比例作直角三角形的记载;于春秋战国时墨子的著述中就有“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锤”,矩是直角尺,规是圆规,绳是木工用于弹画墨线的墨绳,水是用水面来衡量水平方向的工具,锤是用绳悬挂重锤来校正铅垂方向的工具;在《史记》的《秦始皇本纪》中,还述及“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就是说,秦国每征服一国后,就令人画出该国宫室的图样,并照样建造在咸阳北阪上。;图1.7《营造法式》中的建筑工程图样示例;此左右两幅图分别与目前使用的轴测投影图和透视投影图相近似;随着生产的发展,对生产工具和建筑物的复杂程度与技术要求愈来愈高,直观的写生图已不能表达工程形体了,迫切需要总结出一套正确绘制工程图样的规律和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在许多工匠、技师、建筑师和学者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18世纪末叶,法国的工程师和数学家加斯帕·蒙日(GaspardMonge,公元1746~1818年)全面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用几何学的原理系统地总结了将空间几何形体正确绘制在平面图纸上的规律和方法,以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为基础,写了一本书《画法几何学》。从此,画法几何学便成为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工程制图的理论基础,使工程制图在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随着生产和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制图的应用范围也愈来愈宽广,进一步推动了理论图学、应用图学和制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工程图样也愈来愈需要有统一的标准,于是各国纷纷制订了工业生产领域里各有关专业的制图标准,并随着生产???设的发展逐步修订,为了协调各国各自制订的制图标准和逐步导向统一,国际上还制订了国际标准ISO,供各国制订和修订制图标准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在理论图学、应用图学、图学教育、制图技术、制图标准和计算机图学等各方面,都逐步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尤其是在制图标准方面,在1956年,国家建设委员会批准了《单色建筑图例标准》,建筑工程部设计总局发布了《建筑工程制图暂行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筑工程部于1965年批准颁布了《建筑制图标准》GBJ9—65,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又经1973、1986-1988、2001、2010-2017年的修订,修改补充成当前实施的《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六项标准。

我国对其它专业也陆续制定了相应的制图的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行业标准,例如:《道路工程制图标准》、《水电水利工程基础制图标准》等。今后也将随着生产和建设的发展不断前进。;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建设的进展,制图工具和手段也正在进行根本性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诞生了第一台自动绘图机,工程制图就进入了以手工操作向自动化绘图的变革时期。

随着计算机绘图逐渐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计算机绘图,也就是计算机图学(ComputerGraphics,简称CG),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就逐步形成了。在绘图自动化的基础上,又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简称CAD)。

在土木建筑工程方面,随着20世纪60年代可以人机对话的交互式图形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就开始进行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omputerAidedArchitecturalDesign,简称CAAD),到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上就得到了推广应用。目前,我国在土木建筑工程领域中,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普及。

当前在大型工程项目中,设计、施工、运营和生命期管理等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正在迅速推进。;本节完。

文档评论(0)

ning2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医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0日上传了中医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