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
CCSB05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597—2023
设施蔬菜蚜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lightandsimplifiedcontrolofaphids
inprotectedvegetable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3597—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金文、颜秀娟、田成丽、李建平、周建军。
I
DB22/T3597—2023
设施蔬菜蚜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设施蔬菜蚜虫绿色防控的程序,规定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
操作指示,描述了记录与档案等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设施蔬菜蚜虫的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设施蔬菜protectedvegetable
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拱棚等设施,封闭局部空间改善或创造出适宜作物生长的特定环境中生
蔬菜蚜虫aphidsonvegetablecrops
属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蔬菜作物上的蚜虫统称,包括桃蚜(Myzuspersicae)、
瓜蚜(Aphisgossypii)、甘蓝蚜(Brevicorynebrassicae)和豆蚜(Aphiscraccivora)等。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为辅,积极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在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将蚜
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的措施。
4
1
DB22/T3597—2023
图1
绿色防治技术程序流程图
5
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辅以必要的化学防治,达到
6
7
8
设施蔬菜主要蚜虫,具体形态特征见附录A。
育(或购买)苗时进行蚜虫防控,移栽无虫苗。在定植前清除田园内前茬植株残体。
2
挂黄板30块(25cm×
2
DB22/T3597—2023
9
生物防治
释放天敌
在定植蔬菜植株初见蚜虫时,释放蚜虫天敌异色瓢虫卵,将卵卡悬挂在植株中上部,远离通风口或
水源,每隔5d~7d释放1次,连续释放3次,每次每667m释放卵30粒~50粒。在释放天
2
敌之前一周至天敌防治有效期内禁止使用杀虫剂。
施用生物农药
可选择具体蔬菜上登记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具体用药情况见附录B。
化学防治
10
可选择具体蔬菜上登记的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进行防治,具体用药情况见附录C。农药的选择
和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的规定。
11
记录与档案
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及时记录、存档,档案至少保存2年以上,做到可追溯。
3
DB22/T3597—2023
附录A
(资料性)
设施蔬菜主要蚜虫形态特征
A.1
桃蚜
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属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形态特征如下:
a)
b)
c)
d)
无翅孤雌蚜:体长约2.6mm,宽1.1mm,体色有黄绿色,洋红色。见图A.1a);
有翅孤雌蚜:体长2mm。腹部有黑褐色斑纹,翅无色透明,翅痣灰黄或青黄色。见图A.1b);
有翅雄蚜:体长1.3mm~1.9mm,体色深绿、灰黄、暗红或红褐。头胸部黑色。见图A.1c);
卵:椭圆形,长0.5mm~0.7mm,初为橙黄色,后变成漆黑色而有光泽。见图A.1d)。
a)无翅孤雌蚜
b)有翅孤雌蚜
c)有翅雄蚜
d)卵
图A.1桃蚜形态特征图
无翅胎生雌蚜:2mm,身体有黄、青、深绿、暗绿等色。触角约为身体一半长。复眼暗红色。
腹管黑青色,较短。尾片青色。见图A.2a);
有翅胎生蚜:2mm,体黄色、浅绿或深绿。触角比身体短。翅透明,中脉三岔。见图A.2b);
卵:长约0.5mm,初产时橙黄色,6天后变为漆黑色,有光泽。卵产在越冬寄主的叶芽附近。
见图A.2c)。
a)无翅胎生雌蚜
b)有翅胎生蚜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2_T3605-2023_条耕整地机作业质量规范_吉林省.docx
- DB22_T3606-2023_黑土地质量档案管理规范_吉林省.docx
- DB22_T3608-2023_花?池塘养殖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3609-2023_大麻哈鱼人工繁殖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
- DB22_T3499-2023_玉米杂交种吉单66种子生产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3500-2023_刺嫩芽绿色生产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3501-2023_玉米秆茬与无害化畜禽粪便田间条带堆腐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3502-2023_籽用南瓜绿色生产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3503-2023_大豆“三系”可育种质异交传粉结实性鉴定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3504-2023_水稻品种田间特性鉴定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