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40B6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1810—2014
云南松切梢小蠹防治技术规程
2014-07-25发布2014-09-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1/T1810—201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监测 1
5防治措施 1
6防治效果检查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 5
II
DB51/T1810—2014
前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技术质量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四川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力、张海欧、王玉琳、杨佐忠、李涛、刘勇军、李斌、彭飞、杜维。
1
DB51/T1810—2014
云南松切梢小蠹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云南松切梢小蠹(以下简称小蠹)虫情监测和防治对策、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检查。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云南松切梢小蠹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163—2004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LY/T1681—2006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3.1
种群
指生活在同一地域内,相同生态条件下,同种个体的集合群。3.2
云南松切梢小蠹
属鞘翅目小蠹科(Scolytidae),属(Tomicus),这里主要指纵坑、横坑切梢小蠹,主要危害云南松
4监测
4.1监测方法
在小蠹羽化盛期,选择有代表性的林地进行踏查和样地调查,通过枝梢受害率对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确定危害程度,统计发生面积。
4.2监测时间
每年5-6月和9-10月进行。
5防治措施
5.1生物、人工防治
2
DB51/T1810—2014
5.1.1生物防治
在小蠹成虫杨飞期,可选择喷施粉拟青霉菌、白僵菌、Bt阿维菌素进行喷粉防治。
5.1.2诱捕器诱杀
在成虫干转梢(5月中旬—6月底)、梢转梢(9月—10月)及梢转干(10月-11月)期间,在虫源地或受害较重的林分内悬挂诱捕器,采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
5.1.3饵木诱杀
在小蠹成虫梢转干前进行,具体时间:每年4-5月、11-12月,陆续下树危害时。
5.1.3.1饵木的选取
选用新鲜的衰弱木段作为饵木。木段的直径5-8cm,截取长度1m左右。5.1.3.2饵木设置
将截好的木段10-15根为一组,横向堆置成#形,摆放在林间,且要求地面平坦,每1000m2放一堆饵木。
5.1.3.3人工扑杀
一般自饵木设置好后即可每天捕杀。
5.1.3.4饵木的处理
幼虫孵化,开始蛀入树皮下危害,饵木上大量出现幼虫时。此时应及时对饵木进行处理,一般采取火烧方式。
5.2营林措施
5.2.1蠹害木清理
5.2.1.1清理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轻度、中度危害区,重度危害区必须实行综合治理(物理、生物、化学多措施),在极重度危害区(受害株率在80%以上)则须进行更新改造(按比例营造混交林)。
5.2.1.2清理时间、次数及数量
一年两次,第一次为3-4月,姐代(树干幼虫高峰期),清理量占全年的80%,第二次为6-7月,妹代及(树干幼虫高峰期),清理量占全年的20%。
5.2.1.3清理对象及顺序
清理对象:Ⅱ级-Ⅳ级蠹害木。
a)先清理零星分布的轻微受害林分,后清理块状严重林分;
b)先从林缘及侵染受害林分交界处的林木开始向内部清理,后形成包围圈集中消灭,防止蠹害蔓延扩散;
c)先清理低海拔后清理高海拔,先阳坡后阴坡;
d)蠹害木分级别清理缓急顺序,Ⅲ级枯萎木—Ⅱ级萎蔫木—Ⅳ级枯立木。
3
DB51/T1810—2014
5.2.1.4清理方法
a)进行蠹害木调查,查清林地被清理木,作出标记,计算蓄积量;
b)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清理作业设计,计算出所需劳力和药械,确定清理时间;
c)按照伐倒标记蠹害木-打枝造材-归堆(集材)-剥皮-喷药-检查-装运的程序实施清理作业。
5.2.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51T 1896-2014 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标准.docx
- DB51T 1895-2014 流动沙地康定柳沙障设置技术规程.docx
- DB51T 1890-2014 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51T 1889-2014 丘陵地区田园作业机械通过性技术规范 .docx
- DB51T 1888-2014 丘陵地区田园作业机械运行技术规范.docx
- DB51T 1887-2014 充国香桃生产技术规程 .docx
- DB51T 1884-2014 水稻抗稻曲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docx
- DB51T 1878-2014 梨形橙生产技术规程 .docx
- DB51T 1876-2014 秧盘育秧播种机 作业质量 .docx
- DB51T 1875-2014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 .docx
- DB51T 1808-2014 油橄榄大枝扦插造林技术规程 .docx
- DB51T 1806-2014 林业治山调查规划设计技术规程 .docx
- DB51T 1805-2014 青花椒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docx
- DB51T 1798-2014 社会工作者保密要求 .docx
- DB51T 1796-2014 坐具用垫、罩(套)通用技术条件 .docx
- DB51T 1795-2014 安全社区建设与管理基本规范 .docx
- DB51T 1793-2014 青稞黑穗病检疫鉴定方法.docx
- DB51T 1789.7-2014 竹席类 竹制件物理试验 色牢度的测定.docx
- DB51T 1789.5-2014 竹席类 竹制件化学试验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docx
- DB51T 1789.3-2014 竹席类 竹制件化学试验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