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内分泌疾病教案.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分泌疾病教学大纲这份教学大纲全面涵盖内分泌系统疾病知识。我们将深入解析重要内分泌疾病,提供详实的医学教育核心内容。本课程为医学生提供系统化学习路径,从基础到临床,从诊断到治疗。作者:

内分泌系统概述系统结构内分泌系统由分散在全身的腺体组成。它们通过分泌激素维持机体稳态。腺体种类主要腺体包括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肾上腺和胰岛。每个腺体分泌特定激素。调节机制激素分泌受神经系统和反馈机制精确调控。激素浓度变化可引发多种疾病。

内分泌系统解剖学垂体腺体位于蝶鞍内,与下丘脑相连。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甲状腺和副甲状腺甲状腺位于颈前部气管两侧。副甲状腺为四个小腺体,附着于甲状腺后方。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极,由皮质和髓质组成。分泌多种激素调节代谢和应激反应。

内分泌系统生理学平衡状态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时间控制昼夜节律和脉冲式分泌模式负反馈调节高水平激素抑制进一步分泌信号转导激素与受体结合启动生物学效应

激素分泌异常的基本病理激素过多可由腺体过度活跃或肿瘤引起肿瘤性分泌自主性分泌外源性摄入1激素不足腺体功能减退或破坏所致自身免疫损伤先天性缺陷腺体破坏2靶器官敏感性受体数量或敏感性改变受体突变后受体缺陷信号通路异常3

垂体疾病概述垂体腺瘤垂体腺体的良性肿瘤,可分泌过多激素或压迫周围组织。常见类型包括泌乳素瘤和生长激素瘤。生长激素异常过多导致肢端肥大症,不足导致矮小症。分泌异常影响全身多个系统功能。垂体功能减退可能涉及一种或多种激素分泌不足。常见原因包括肿瘤、手术、放疗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生长激素相关疾病肢端肥大症成人生长激素过多导致。手、脚、面部特征性增大。可引起多系统并发症。矮小症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身高显著低于同龄人。需及早诊断和治疗。生长发育障碍可能由基因、营养、慢性疾病或内分泌失调引起。影响儿童正常发育进程。

甲状腺疾病基础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多汗、体重减轻和情绪不稳。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表现为疲乏、畏寒、体重增加和代谢减慢。甲状腺炎症包括桥本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可导致甲状腺功能暂时性改变。

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表现甲亢患者常出现突眼、甲状腺肿大、心动过速和体重减轻。情绪易激动,怕热多汗。诊断方法甲状腺功能检查显示T3、T4升高,TSH降低。甲状腺摄碘率增高,超声可见弥漫性肿大。治疗选择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和手术切除。β受体阻滞剂可缓解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识别发现疲乏、畏寒、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症状实验室诊断检测TSH升高和T4降低确诊替代治疗口服左旋甲状腺素补充治疗长期监测定期检查激素水平和剂量调整

副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持续高钙血症导致骨密度降低,增加骨折风险肾结石高钙尿症促进钙盐结晶,形成肾结石神经系统症状钙离子水平异常导致抑郁、认知障碍和肌肉无力电解质紊乱血钙异常引发多系统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

肾上腺疾病疾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库欣综合征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质醇节律消失,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病因治疗,手术或药物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低钾血症醛固酮/肾素比值增高手术或醛固酮拮抗剂肾上腺功能减退乏力、低血压、色素沉着ACTH刺激试验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替代

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视为糖尿病。空腹状态定义为至少8小时未进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2小时后血糖≥11.1mmol/L(200mg/dL)可确诊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48mmol/mol)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反映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临床症状典型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也可确诊。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为经典表现。

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攻击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能力严重受损。临床表现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起病急,症状明显。体重减轻、多尿、多饮、乏力。终身治疗必须终身使用外源性胰岛素。需监测血糖,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2型糖尿病90%患病比例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绝大多数45%遗传风险一级亲属患病时的患病风险11.6%中国患病率成人总体患病率持续上升

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微血管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大血管并发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糖尿病治疗进展口服降糖药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不仅降糖,还有心肾保护作用。胰岛素治疗新型胰岛素类似物改善血糖控制,降低低血糖风险。辅助技术连续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技术提高治疗精准度。个体化治疗基于遗传背景、并发症风险和患者偏好制定个性化方案。

代谢综合征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低HDL胆固醇空腹血糖异常

性腺功能异常性早熟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可能由中枢性或外周性原因引起。需评估骨龄、激素水平和

文档评论(0)

高山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