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发掘流域历史揭示地名真谛——牡丹江名称含义辨析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发掘流域历史揭示地名真谛——牡丹江名称含义辨析
摘要:牡丹江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其名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通过深入挖掘流域历史,从地理、民俗、神话等多个角度对牡丹江名称的起源和含义进行辨析,揭示了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首先,通过地理学角度分析了牡丹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探讨了牡丹江名称与地理环境的关联。其次,从民俗文化层面,考察了牡丹江流域的民间传说和地方风俗,解读了牡丹江名称的民间起源。再者,结合神话传说,对牡丹江名称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通过文献考证和实地调查,对牡丹江名称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地名的文化价值,对地域文化研究和地名学具有积极意义。
地名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牡丹江,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其名称由来已久,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关于牡丹江名称的起源和含义,学术界至今没有达成共识。本文旨在通过对牡丹江流域历史的深入挖掘,结合地理、民俗、神话等多个角度,对牡丹江名称的内涵进行辨析,以揭示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首先,从地理学角度分析牡丹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探讨其名称与地理环境的关联。其次,从民俗文化层面考察牡丹江流域的民间传说和地方风俗,解读其名称的民间起源。再者,结合神话传说,对牡丹江名称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剖析。最后,通过文献考证和实地调查,梳理牡丹江名称的演变过程。本文的研究将为地名学、地域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第一章牡丹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1牡丹江流域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1)牡丹江流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松花江的重要支流。流域总面积约为4.3万平方公里,东西长约83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流域地处东北平原与大兴安岭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东部为长白山余脉,地势陡峭,山峦起伏,河流众多;中部为牡丹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西部则逐渐过渡到松嫩平原,地势低平,湖泊星罗棋布。
(2)牡丹江流域的地形地貌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趋势。东部山地地带,海拔一般在500至1000米之间,山势险峻,沟壑纵横,是牡丹江的主要水源地。中部平原地带,海拔在200至300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西部平原地带,海拔降至100米以下,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渔业和水产养殖基地。这种地形地貌的多样性,为牡丹江流域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3)牡丹江流域的地形地貌对流域内的水文、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产生了重要影响。东部山地地带的森林覆盖率高,水源充足,使得牡丹江水质清澈,水量充沛;中部平原地带的农业发展,使得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也带来了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西部平原地带的湖泊众多,为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总之,牡丹江流域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为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
1.2牡丹江流域的气候特点与水文特征
(1)牡丹江流域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平均气温在3℃至8℃之间,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冬季最低气温可达-30℃以下。年降水量在400至600毫米之间,多集中在夏季。例如,牡丹江市年平均降水量为548.1毫米,其中7月和8月为降水高峰期,月降水量分别达到120毫米和110毫米。
(2)牡丹江流域的水文特征表现为河流径流量大,水质较好。牡丹江年径流量约为210亿立方米,其水源主要来自东部山地降水。流域内河流众多,主要有牡丹江、穆棱河、柴河等。其中,牡丹江是流域内最大的河流,其流域面积占牡丹江流域总面积的80%以上。牡丹江上游地区河流坡度大,水流湍急,形成了许多瀑布和峡谷。下游地区河流宽阔,水流平缓,适合航运和水产养殖。牡丹江流域的水资源丰富,对流域内的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3)牡丹江流域的冰雪融水是维持河流径流量的重要因素。春季,随着气温回升,冰雪开始融化,河流径流量迅速增加。夏季,降水和融雪共同作用于河流,使得牡丹江流域的河流径流量达到峰值。秋季,随着气温降低,冰雪融化速度减慢,河流径流量逐渐减少。冬季,河流进入冰封期,径流量降至最低。牡丹江流域的水文特征与当地的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例如,牡丹江平原地区的灌溉水源主要依赖牡丹江及其支流的河水。
1.3牡丹江流域的植被与生态环境
(1)牡丹江流域的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形成了典型的温带森林植被带。流域内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山地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草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导学教案.doc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下英语单词默写表格(整理打印).pdf VIP
- 九年级下册数学《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doc VIP
- 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简介.doc VIP
- 女性生育力保存PPT课件.pptx VIP
- STEAM跨学科课程整合的理念、模式构建与实施挑战研究.docx VIP
-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申报书模板(包含内容).docx VIP
- 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专业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智慧乡村、智慧农业产供销一体化、可追溯平台建设方案.pdf VIP
-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模板—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思政案例构建与实践(包含申报书内容、合作方案、合作协议).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