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感应模块智能化检测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35.160

CCSL60

团体标准

T/KSZZXXXX—2025

光学感应模块智能化检测规范

Specificationforintelligentdetectionofopticalsensingmodules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5-XX-XX发布2025-XX-XX实施

苏州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发布

T/KSZZXXXX—2025

光学感应模块智能化检测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光学感应模块智能化检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质检冶具制作和检测流程。

本文件适用于对光学感应模块(以下简称“产品”)进行智能化检测的过程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质检

对产品的外观及功能的质量进行检查的相关作业。

3.2

冶具

为达成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智能化检查、测量而投入的辅助用具。

3.3

首件核试

质检程序中,以确知为良品的样本对质检的整体操作,包括治具和测试程序等等,进行验证的一个

必要过程。

4一般要求

4.1环境

应满足如下规定:

a)温度控制在25℃±5℃;

b)相对湿度控制在30%~70%;

c)检测区域光照强度稳定、均匀;

d)远离强电磁干扰源。

4.2人员

4.2.1检测人员应熟悉产品的特性、检测标准和检测流程,应能熟练使用冶具和操作检测程序。

4.2.2企业应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检测人员检测操作准确性、应急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

4.3设备

4.3.1企业应定期对冶具进行保养,保养内容和保养周期见表1。

1

T/KSZZXXXX—2025

表1冶具保养内容及周期

保养周期

保养对象保养内容

入库前年度盘点

箱子√√

灯板总成√√

布套√√

外观擦拭

测试用电脑√√

侧板—√

水平调整杯—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