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太原天龙山导游词
TaiyuanTianlongmountaintourguide
(山西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8869
导游词|GuideWords
山西导游词
太原天龙山导游词
说明: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
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内容可以放心修改
调整或直接使用。
天龙山原名方山,位于晋祠西11公里处,海拔1370米,是一处自然景观
和人文景观结合的风景名胜地,山以寺得名。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太原天龙山导
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太原天龙山导游词范文1:
天龙山群山耸峙,沟谷幽深,森林茂密。无论是桃花盛开、柳叶抽绿的春季,
还是薄雾翻卷、百花争妍的盛夏;无论是天高云淡、红叶漫山的金秋,还是银妆
素裹、玉宇无尘的严冬,一年四季都有让人观不尽的美景,赏不完的佳境,无论
从哪个角度观赏都有顾盼生辉的感觉。
天龙山既是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景区,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自然
保护区。山势险峻,奇峰兀立,沟壑深邃,山路回转,松柏相拥,葱郁苍翠,有
蟠龙松、凤凰松、松抱柏、石上柏、参天松等珍稀古树,风景十分秀丽,气候凉
爽宜人。其人文景观,除天龙寺和天龙石窟外,还有漫山阁、龙潭灵泽、高欢避
暑亭、石刻题字、观音塔等。1620xx年(明万历三十五年)晋藩靖安王题有天龙
八,即重山环秀、佛阁停云、龙潭灵泽、虬柏蟠空、鼎峰独峙、石洞栈道、高欢
暑宫、柳跖旗石。是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的风景名胜地。
太原天龙山导游词范文2:
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太原市境内,批建于1992年,总面积26766.9
第2页
导游词|GuideWords
山西导游词
公顷,园内植物生长茂密,共有各种植物66科169属213种,各种动物55科
197种,森林覆盖率达70%。天龙圣寿寺建于北齐元年,分布着大小石窟25窟,
现存大小石佛500余尊,浮雕、画像1144幅,包含了南北朝、东魏、北齐以及
隋唐五代近5个世纪的作品。
天龙山,原名方山,属吕梁山脉分支,海拔1700米,位于太原市西南36
公里,距晋祠景区14公里。有专用公路相连。天龙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荫,溪
泉鸣涧,气候凉爽。早在东魏时高欢建了避暑宫,北齐高洋建了天龙寺,并都开
凿了石窟。山因寺而得名,寺因窟而著称,从此,天龙山声名大振。
天龙山景区包括晋祠镇的武坡、南坪、窑头三个自然村和柳子沟源头的南山、
北山(即天龙山),占地约185公顷。山中多砂页岩,呈现出奇特的地质地貌;山
上多山泉,有丰富的泉源;山内多林木,森林覆盖率达7O%;山间多鸟兽,属国家
一、二类保护动物有二十多种。景区风光秀丽,山不高而挺拔,清幽凉爽;树不
大而茂密,万木峥嵘。古有“天龙八景”,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现今,它是晋祠
——天龙山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龙山国家森林
公园的主体。
游天龙山习惯从公路上山巅,沿石级下山,先游途中景点及石窟,再到天龙
寺游其他五点。如从柳子沟步行西进,沿途有喂马槽、三合村、下马村、寨峁哨
所、跑马场、支锅石、溜马坪、安谷梁和插旗石等,且问峦秀美,五色壮观,有
人说这是春秋时代奴隶起义领袖柳下拓的遗迹,实为附会,被传为笑谈。游人从
南山到北山游览,则另是一番情趣。游程中应以天龙寺为结点,以石窟为重点。
天龙寺,清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