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高二历史学科月考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八大文化区,其内部基本上都表现为以历史学上的部族血缘集团为单位、考古学上的区系类型文化为特征的各支文化的独立发展。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多元一体发展趋势明显B.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

C.阶级阶层分化日益显著D.具备了国家早期形态

2.董仲舒《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对此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

B.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

C.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

D.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

3.中国的礼乐文明发端于神灵崇拜,以祖先崇拜、祖先信仰和祖先祭祀体系的形成而臻于完备。中国社会精英阶层不断地、季节性地举行礼仪乐舞活动,表达对天地、山

川、祖先的敬畏之心。其主要目的是()

A.表达对天地神灵的敬畏B.歌颂祖先的丰功伟绩

C.凝聚族群强化文化认同D.构建严明的统治秩序

4.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冰舞选手服装设计的创意均出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取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太平江山”画意。这表明()

A.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B.中华文化不断传承与创新

C.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D.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5.印度原始佛教追求涅槃,主张修行实践,不拜偶像。魏晋至隋唐期间,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变成了天理轮回、报应不爽的理论。对涅槃超脱的追求变成了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修行实践变成了布施求福。这种变化说明()

A.封建礼教观念受到冲击B.隋唐统治者重视佛教

C.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D.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

6.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这“第二次”()

A.推动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B.冲破了“天朝上国”的藩篱

C.利于中西文化的会通与交融D.使天主教得到了广泛地传播

7.18世纪,伏尔泰、莱布尼茨等把儒家思想中的德治与政治相结合的理论、无神论的哲学视为“天赐的礼物”。伏尔泰说:“我读孔子的书籍,并做笔记,我觉得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孔子思想对西方政治变革有指导作用

B.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华文化中寻求资源

C.文化交流因社会环境而产生一定误读

D.中西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得到共同发展

8.盛唐时期,茶文化传入日本,并衍生出茶道。后来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公元1522-1591年)不仅在茶道精神上做文章,对于茶道仪式和茶室的改进方面,也处处体现着茶道的精神理念。其秉行的“和”“敬”“清”“寂”理念一直延续至今,并影响着现代日本茶道的发展。据此可知,日本茶道的发展()

A.彰显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B.体现出儒家文化的全面扩展

C.属于商品流动的必然结果D.反映出生活习惯的巨大变化

9.《汉谟拉比法典》第8条:一个人窃取牛或羊、驴、猪,或船舶,如果它系神或宫廷的财产,则应对他科以三十倍之罚金;如果它系穆什钦努(非全权公民)之财产,则应对他科以十倍之罚金;如果窃贼无物以偿,则他应被处死。由此可见,古巴比伦()

A.法律带有习惯法的烙印B.王权有浓厚神秘色彩

C.社会治安状况不断恶化D.存在森严的社会等级

10.黑格尔指出:“阿拉伯人之获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这件事具有这样的历史意义:最初乃是通过这条道路,西方才知悉了亚里士多德。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译注和亚里士多德的章句的汇编,对西方各国,成了哲学的源泉。”黑格尔重在强调,阿拉伯人

A.保存了希腊的古典文化B.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D.创造了辉煌的哲学成果

11.希罗多德的《历史》以叙述希腊波斯战争为中心内容,并对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自然概况、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宗教信仰、传闻逸事等作了详细记述。虽然书中有相当多的宿命论痕迹,但大量材料来源于档案文献、石刻碑铭以及前辈作家的多种著作,还有作者的亲自调查和实地采访。这说明()

A.希罗多德具有求真精神和广阔的视野

B.希罗多德受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C.当时古代希腊文明正由繁盛走向衰落

D.史学家开创了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

12.《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任何人未经审判,不得处以死刑。《民法大全》中亦记载了“在罪行的审理中不应该对缺席者进行判处”“基于嫌疑,也不得判处,因为与其让无辜者被判处,还不如让犯罪的行为不受处罚”等内容。上述内容表明罗马法()

A.已经形成完整体系B.注重维护个人权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