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玉米水肥一体化单产提升技术方案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肥是作物高产的基础。水肥一体化技术,向根区土壤适时适量、集中高效供应水分和养分,及时有效满足高产水肥需求,是当前玉米单产提升的关键技术措施,对支撑新一轮千亿斤产能提升工程、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意义重大。为服务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和节水增粮推进县建设,推进玉米大面积均衡增产,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适宜区域及技术效果
适宜有水源条件的玉米产区,主要包括东北及长城沿线春玉米、西北内陆灌区和沿黄灌区春玉米、华北黄淮和汾渭平原夏玉米和西南部分补充灌溉玉米种植区等。主要采用地表滴灌、浅埋滴灌或深埋渗灌等方式精准灌水和施肥,播后滴水出苗确保苗全苗齐,全程按需分次均衡施用,确保水肥精准供应,支撑高密度群体,氮钾后移确保后期不脱肥。同时集成科学选种、化控防倒和病虫防控等配套措施。实现水肥效率和玉米产能双提升目标,与当地常规相比,支撑密度增加10%-30%,单产提高20%以上,水分生产力提高30%以上。
二、不同区域技术要点
(一)东北及长城沿线春玉米。主要包括东北中西部、内蒙古东部和北部、华北北部和黄土高原等区域春玉米,具有喷滴灌设施条件的半干旱半湿润区域,适宜采用浅埋滴灌、膜下滴灌、深埋渗灌等技术。
1.整地及播种。一是精细整地。整地要掌握好平、碎、匀〃,即土壤旋耕后趁摘耙地,做到耕层上虚下实,地面平整、无明显土块。盐碱地块要减少深翻作业,以免影响出苗。二是适时播种。过早播种易遇低温冻害,导致种子发芽慢、芽弱,甚至烂种。待耕层5厘米处地温稳定超过10—12。C时趁墙播种,覆膜地块可适当提前。三是科学播种。播种前,对种子二次包衣或拌种,风干后播种。可用含磷锌液体肥浸种增加种子营养,促进生根。播种速度均匀慢速、深浅一致,一般播深2—3厘米。
2,合理增密。根据区域气候和栽培条件,选择经国家或省级审定,在当地已种植并表现优良的耐旱、耐密、抗病、高产、宜机收品种。适度增加播种密度,和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增密15%—30%。宽窄行播种情况下,增加大行的采光透风性,小行适当缩小至40厘米,株距缩小2—5厘米。
.水肥一体化系统。主要有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滴灌管(带)组成。滴灌设备的规格和型号根据生产实际进行选择,滴灌灌水器出水量一般在1L∕h-2.5L∕h之间。首部枢纽包括加压、过滤和灌溉施肥智能决策等设施设备。积温不足、蒸发量大的区域,宜采用膜下滴灌;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等地宜采用浅埋滴灌。
.灌溉施肥策略。底肥建议施用玉米配方肥20—25公斤/亩,施肥时肥料离种子侧5厘米,深7—10厘米。膜下滴灌玉米全生育期灌水5—7次,每次灌水量10—25π?/亩,灌溉定额每亩约100—150m3,浅埋滴灌单次灌水量较膜下滴灌高3m3∕亩左右。玉米苗期即滴灌出苗水,同时随水滴施大量元素水溶肥(高磷中氮低钾型)5公斤/亩,利于出苗快而齐。拔节期分2次随水滴施高氮大量元素水溶肥5—8公斤/亩。抽雄期滴施平衡型大量元素肥料5—8公斤/亩。灌浆期至乳熟期,追高氮大量元素水溶肥5—7公斤/亩。全生育期施氮(N)13—18公斤/亩、磷仲2。5)6—10公斤/亩、钾的0)4—8公斤/亩。
.控旺防倒防病。高密度种植条件下玉米群体大、倒伏风险高,要喷施玉米控旺剂,控制植株高度、增粗茎节,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播后苗前及时喷施除草剂防除杂草,宜选择残留时间短的除草剂,孕穗期盯防玉米螟和中后期茎腐病及叶斑类病害。
(二)西北内陆灌区和沿黄灌区春玉米。主要是降水量少、蒸发量较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包括新疆、河西走廊等内陆灌区以及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等沿黄引黄灌区,适宜推广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沿黄引黄灌区,宜在此基础上推广黄河水直滤滴灌技术,破解黄河水泥沙过滤难题。
.选配品种及科学包衣。针对灌区气候特点,栽培管理水平等实际情况,选择耐密性好、穗位低、抗倒伏能力强,适合当地推广的中晚熟高产优质多抗玉米品种。播前种子包衣,包衣剂可用含有黏结剂的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配合制剂,提高玉米抗逆性,为高产打下基础。
.精量播种合理增密。采用单粒播种,播种深度一般4—6厘米,若土壤墙情不足,可适当深播,播后盖土、镇压严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确保一?播全苗,提高苗期群体整齐度。合理增加播种密度,一般河西灌区、河套灌区等高产地块播种量可增加到6500-7500株/亩左右,具体亩株数因品种而异。
.机械覆膜铺管一体。利用机械一次完成施底肥、播种、铺管、铺膜、压膜、覆土等作业,滴灌带间距100—120厘米,1条滴灌带控制灌溉2行玉米,滴灌管布置在窄行中间处。建议可采用宽幅70厘米、厚度0.01毫米的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地面(具体型号因种植模式而异),做到地膜压严压实,不透风漏气,膜上每2米处覆土,以防跑墙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