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中国政治智慧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中国政治智慧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中国政治智慧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一分为三的中和思维的具体形式有()等等。

A、非此即彼

B、有此无彼

C、亦A亦B

D、A而B

2.在执行政策时采取内外有别的做法,是脚踏实地的考量,体现的是合理性。

3.()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要求坚守亘古亘今的天理;原则是是所当是,非所当非。

A、正当性

B、认受性

C、合理性

4.按照蒋庆先生的说法,王道政治不等于民主,但包含民主。

5.根据朱熹的哲学,车船之理在车船发明之前就已经存在。

6.化性起伪的伪是指人为。

7.夫子怃然曰:“()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8.理性思维的特征是比较狂热而不是冷静,比较理想化而不是务实。

9.道家主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是要取消问题,儒家主张“老者安之”、“少者怀之”、“远者来之”是要解决问题。

10.一张一弛,讲的是对立双方一主一辅。

11.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把《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称为“大学之条目”。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12.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违反了中和思维。

13.“乐以为乐”的精神,体现的是()境界。?

A、自然境界

B、功利境界

C、道德境界

D、天地境界

14.按照“摸论”所体现的渐进理性的思维方式看问题,达到目标的方式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不断接近;达到目标的过程,是不断试错的过程,需要在撞击反射中根据反馈不断调整方向。

15.温而厉,讲的是对立双方必须平衡发展。

16.《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老子所讲的上述四种治理境界,可以依序分别用来描述()。

A、王道、帝道、霸道、无道

B、无道、帝道、王道、霸道

C、霸道、王道、帝道、无道

D、帝道、王道、霸道、无道

17.“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的观点,体现的是一种功利境界。

18.“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里,“不易”的“易”是指()。

A、容易

B、简易

C、变易

D、易经

19.无所为而为是功利境界,有所为而为是道德境界。

20.儒家仁爱表现为()

A、己欲立而立人

B、己欲达而达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只有别人,没有自己

21.孟子曰:“规矩,()之至也;圣人,()之至也。”

22.“六经皆为我注脚”,表现的是我注六经。

23.根据法家对于法的有关论述,胡适先生认为法的性质包括()

A、法是成文的

B、法是有刑赏辅助实施的

C、法是隐蔽的

D、法是不一致的

24.新道家尽管是道家,却认为孔子甚至比老子、庄子更伟大。他们认为,孔子没有说忘,因为他已经忘了忘;孔子也没有说无欲,因为他已经无欲于无欲。上述认识体现的是一种六经注我的方法。

25.新加坡处理劳资矛盾时遵循的“共同作出适当牺牲”的原则,体现了()的精神。

A、竞争

B、回避

C、迁就

D、妥协

26.人治判断是非对错是用物准(即客观标准),法治判断是非对错是用心准(即主观标准)。

27.孟子说:“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这里,仲尼不有天下,是()

A、坚守天理的要求

B、顺应人心的体现

C、脚踏实地的考量

28.()的功能是使不能超越的被超越,()的功能是使不能理解的被理解,()的功能是使不能看见的被看见。

29.“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包含着民有的思想;“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包含着民享的思想。

30.儒家仁爱主张平等地、没有差别地爱一切人。

3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狷者()也。”

32.在强调中庸的孔子看来,中就是固定不变的与两端等距离的中间点。

33.既很认真,又能看破,体现了()的精神。

A、阳儒阴法

B、礼法互用

C、儒道互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011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侯区米阳米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510107MAC8LM2H2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