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资治通鉴与传统政治文化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资治通鉴与传统政治文化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资治通鉴与传统政治文化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孔子认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宁可不要军队和粮食,也不能丢弃信义。

2.推行德治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国家至上、顺从民意、勤于政事。

3.在古代,祭祀时可以根据个人嗜好和死者生前喜好来选择相应的祭祀用品。

4.李泌是唐德宗在位时的宰相。

5.武王推演《周易》与孔子删定《春秋》都说明了了区分地位对构建稳定政治秩序具有根本意义。

6.墨家的道德观念落脚于平等而无差别的爱,儒家则现实地承认等级与差别。

7.陈寿是西晋的史学家,著有编年体史书《三国志》。

8.裴子野与沈约均是南朝的史学家。

9.中国古代帝后死称“崩”,王公死称“薨”。天子近出称“还宫”,远出称“还京”,列国诸侯远出称“还某郡”。

10.《霓裳羽衣曲》是唐高宗为道教所作之曲,用于在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

11.李广用兵不设置固定的编制和行列阵型,较为随性;而程不识则严格整肃军队。司马光站在坚守法纪的立场上,认为李广的治军之法存在巨大隐患。

12.孟子认为,礼乐并不仅指玉帛之类的礼器与钟鼓之类的乐器,音乐的根本在于使人心和睦而不在于声音本身。

13.司马光列举的破坏礼法的极端行径,不包括以下的()。

A、因公废私

B、师心自用

C、自我粉饰

D、克己复礼

14.支持商鞅变法的是秦穆公。

15.杜牧有诗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玉树后庭花》在后世被认为是亡国之音,出自南朝陈后主。

16.唐肃宗时期,朝廷对曾经投降过安禄山的官吏按照罪行的轻重分六等定罪。司马光对此等做法表示认可。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不知,是知也。”语出《论语》。

18.作者自述以“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为著作主旨,立志为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史书是()。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19.德教适用于盛世,亦是治理乱世之良方。

20.《诗经·大雅·抑》中有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又说“诲尔谆谆,听我藐藐”,说的是在位者广开言路、从谏如流的行为。

21.谶纬之学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谶”,即一种神秘的预言假托神仙圣人预决吉凶;“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用宗教迷信的观点对儒家经典所作的解释。

22.周武王用兵,之所以被人们极力赞颂是因为他一心只为天下的安定,具有平天下的大的境界。

23.一味迎合君主是一种大奸似忠的行为,实质在于为谋求私利而非为国尽忠。

24.春秋之际,许由洗耳轻天下,巢父牵牛避世尘,二人都是风操高洁的典范。

25.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针对太子刘奭提出的重用儒生与治国不宜过分依赖刑法,汉宣帝给以严厉反驳,并认为俗儒不识时务,以古非今,难委大任。

26.司马光十分赞同贾谊的评论:秦国的灭亡在于“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

27.“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所反映的任用人才局面的结束是在()。

A、秦朝

B、唐朝

C、隋朝

D、汉朝

28.“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哪部著作的创作初衷()。

A、《汉书》

B、《后汉书》

C、《资治通鉴》

D、《史记》

29.《春秋》用笔严谨,褒则称字,贬则称名,其引文用笔,常用一字寓意褒贬,微言大义。

30.三国之际的荀淑享有“神君”之美誉。

31.更始帝指的是刘玄。

32.“指鹿为马”说的是秦始皇与赵高的故事。

33.汉代的“奉常”是掌管宗庙和礼仪的官职。

34.“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是道家的处世信条。

35.淮阴侯陈群生前多次上奏陈述治国得失,而每次都是封好奏折后随即毁掉底稿。在司马光看来陈群谈论却不发表激烈言论,直言而不为外人知情,是忠厚的长者。

36.“道路以目”的成语来源与历史上那位暴君相关?()

A、周幽王

B、周厉王

C、周平王

D、周成王

37.治国的根本途径不在于大赦,而在于推行教化。

38.《史记》是二十四正史之首,开端始于黄帝。

39.古人认为: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大隐亦通常所说的“吏隐”。

40.“烽火戏诸侯”的主人公是()。

A、周厉王

B、周幽王

C、周宣王

D、周穆王

41.《孤愤》、《五蠹》、《说难》均出自韩非子之手。

42.西汉诸侯王数以百计,大多骄横荒淫而致失德败身,唯有河间王刘德出类拔萃,居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1****895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君毓展鹏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CNY3J98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