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

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省岳阳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虽千万人,吾往矣;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B.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②此所谓战胜于外者

D.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②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此所谓战胜于外者

C.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②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D.①虽千万人,吾往矣;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此所谓战胜于外者

B.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②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C.①虽千万人,吾往矣;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D.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②此所谓战胜于外者

B.①虽千万人,吾往矣;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此所谓战胜于外者

D.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②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②此所谓战胜于外者

B.①虽千万人,吾往矣;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此所谓战胜于外者

D.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②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2.《赤壁赋》中,苏轼通过描写赤壁之战,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3.《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治国理念。()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5.《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表达了他对楚国命运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赤壁赋》中“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句,描绘了月光的动态美。

2.《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一句,表达了诸葛亮谦逊的品质。

3.《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体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

4.《诗经》中的“风”是指民歌,“雅”是指宫廷乐歌,“颂”是指祭祀乐歌。

5.《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表达了屈原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简述《赤壁赋》中苏轼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的治国理念。

3.请简述《岳阳楼记》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请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5.请简述《离骚》中屈原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根据《赤壁赋》中的内容,写一段描绘赤壁之战场景的文字。

2.请根据《出师表》中的内容,写一段诸葛亮劝谏刘备的话。

3.请根据《岳阳楼记》中的内容,写一段表达作者忧国忧民之情的文字。

4.请根据《诗经》中的内容,写一段描写自然风光的文字。

5.请根据《离骚》中的内容,写一段表达屈原对理想追求的文字。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分析《赤壁赋》中苏轼运用比喻手法的作用。

2.分析《出师表》中诸葛亮运用排比手法的作用。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根据《赤壁赋》中的内容,绘制一幅赤壁之战的场景图。

2.请根据《出师表》中的内容,设计一幅诸葛亮劝谏刘备的宣传海报。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设计一个以“青春与梦想”为主题的语文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内容安排和预期效果。

2.请根据《红楼梦》中的经典人物形象,设计一个角色扮演剧本,包括人物设定、场景布置和台词设计。

3.请设计一份以“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海报,包括主题、构图和文案。

4.请根据《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战役,设计一个历史题材的网页,包括内容框架、页面布局和互动设计。

5.请设计一个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包括活动目标、内容安排和预期效果。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解释“对偶”这一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2.请解释“象征”这一文学表现手法的特点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3.请解释“意境”这一文学概念在古诗词中的表现及其审美价值。

4.请解释“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的特点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发展。

5.请解释“意识流”这一文学手法的来源及其在现代小说创作中的应用。

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0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