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宿香山寺

(明)王世贞

白云深锁上才幽,蹑屐无劳问惠休①。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谈经石听蟾蜍转,卓锡②天回象罔③愁。12345注释:①惠休:南朝僧人,后还俗入仕,诗人王世贞不愿步其后尘。②卓锡:卓: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③象罔:《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④西竺:天竺,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佛教发源地。坐久忽警心地净,向来西竺④在南州。

.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宿香山寺》这首律诗中的联和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3分)壹贰

⑴.(3分)【参考答案】对仗颔(或第二)颈(或第三)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A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B

⑵.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第一句写香山寺所处环境的幽静僻深,“白云深锁”中“锁”字用得形象贴切。B.第二句中“无劳”一词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对惠休这类人的态度和自己的心境。C.第五、六句,运用了生动写实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在听僧人谈经时的内心感受。D.第七、八句,写出诗人夜宿香山寺的最大收获,也是诗人写此诗的目的所在。E.通读全诗,诗人对香山寺本身的描摹处处可见,他淡泊隐逸的心境跃然纸上。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0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04王世贞《宿香山寺》中的“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两句诗与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诗都是描写景物的佳句。请任选两个角度赏析他们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不少于150字)(12分)0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0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05附:山居秋暝·王维02

竹林里布满了月辉,如同千月汇至,松林间流淌着泉水,犹鸣玉声声悦耳。诗人在这里展示了两幅夜景图:一幅是具有明亮色感的月夜图,一幅是具有盈盈声感的松泉图,两幅图声色交并,互为映衬,又织成同一幅画卷,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是诗人借景抒情的佳联,正是眼前耳畔如此佳美的景致,才引发了诗人的诗思,唤起了诗人的佛心,产生了后半篇诗章中的“心地净”。值得注意的是,松林间潺潺流动的片泉,无形中衬托了香山寺之幽,与首句“上才幽”挂上了钩,足见诗人之匠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秀句。

分三项给分(2+6+4=12)任选两种手法,明确表达(2分)参考角度:视(听)觉角度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借助意象(明月、松、泉流),营造意境对偶(或对仗)

2.赏析具体、准确(6分)每种手法赏析各3分:具体结合诗歌内容,赏析其效果某一手法在《宿香山寺》两句诗歌如何运用的1分某一手法在《山居秋暝》两句诗歌如何运用的1分手法效果1分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或: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如《宿香山寺》:幽静、清幽、宁静、安宁、纯净、清净、向往佛心等;《山居秋暝》:以物芳明志洁,高洁的心志,恬静淡泊的情感,隐居山林怡然自得等)

3.语言表达(4分)4分表达流畅,有条理,表现出良好的语言修养(如:简洁、有文采等)3分表达流畅,有条理2分语言通顺,有一两处语病1分语言基本通顺,有两处以上语病0分语病较多,严重影响阅读和理解每少15字,减1分。3个错别字扣1分。若手法及赏析的总分(满分为8分)学生得分为4分及以下,则语言表达分不超过2分。

【示例1】两诗均运用到了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王世贞诗译为“月光照在竹林中如布满黄金一样,松间能够听到泉流的声音”。王维诗译为“明月照在松间,清泉于石上流动”。两诗中“月光”为静景,“流水”为动景,均

文档评论(0)

shao14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