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我的家乡赣州
-自然地理1历史沿革2经济发展3
我的家乡赣州3赣州,古称虔州,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辖市,也是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城的美誉x赣州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以及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以下是对赣州的详细介绍
第1章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地理位置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辖市,地处东经113°53′~115°33′,北纬24°29′~26°10′之间。东与福建省接壤,南与广东省相邻,西与湖南省相邻,北与江西省北部相邻
自然地理地形地貌赣州地形周长400公里,呈南北走向,地形呈周高中低、南高北低之势,中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北部为丘陵区。全市总面积39379.64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2.77%,丘陵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0.66%,平原区面积仅占总面积的6.57%
自然地理气候特征赣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湿润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的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8.3℃~23℃,四季分布大致为春季占49%,夏季占27%,秋季占16%,冬季占8%。年平均降水量在1387毫米~1648毫米之间,多集中在夏季
第2章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赣州历史悠久,古称虔州。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始设虔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改虔州为南康郡。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改南康郡为虔州。宋淳化三年(992年),改虔州为赣州赣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吴、蜀两国曾在赣州信丰县一带交界处设治军事;唐朝安史之乱期间,赣南一度成为江南和华南的战略要地;宋代以来,赣州多次发生战争。南宋时期,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曾在赣州任知州;明末清初,赣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近现代史上,赣州也是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赣南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新中国成立后,赣州被列为全国13个革命老区之一
第3章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综述近年来,赣州市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初步核算,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为4174.01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9.88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1919.58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1834.55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9:47.7:42.4调整为今年的10.0:46.5:43.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929元,比上年增长8.9%
经济发展第一产业赣州市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蔬菜、脐橙、柑橘、茶叶、生猪、水产品等。近年来,赣州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千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近百个,赣南脐橙、赣南茶油、于都禾丰珍珠粉、兴国灰鹅、瑞金甘蔗、寻乌蜜桔等特色品牌享誉省内外
经济发展第二产业赣州市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导。近年来,赣州市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有色冶金、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同时,赣州市还积极推进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
经济发展第三产业赣州市的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导。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商贸物流业等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全市旅游业发展迅速,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
-感谢您的观看Thanks
文档评论(0)